本篇文章2809字,读完约7分钟
谈到近年来的野蛮行业,除了p2p在线借贷,股权众筹绝对是其中之一。然而,与网上贷款行业不同,股权众筹在经历了2015年的快速发展后,现已陷入瓶颈期。
数据显示,股票众筹平台最多有300个,但截至今年6月底,只有90多个。根据网上贷款公司最近发布的“2017年6月全国众筹行业月度报告”,6月份股票众筹行业的许多指标都有所下降。就平台数量而言,6月份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数量较上月继续减少2个至93个;项目方面,6月份成功项目29个,比上个月下降19.44%;就资金筹集额而言,6月份同比下降26.42%,至1.42亿元。
股权众筹行业受欢迎程度的突然下降,反映在平台数量和融资金额等关键指标的减少上,许多之前被裁掉的“老大哥”都在低调地等待或退出。蚂蚁金服的子公司蚂蚁大可早在2015年11月就已启动,目前仍是“测试版”,一段时间内没有新项目启动。此外,苏宁的私募股权部门也在今年6月进行了调整,退出运营。
平台数量的减少也表明股权众筹行业的风险正在不断释放。该行业现在有触底的风险吗?未来会发生什么?在线房贷行业研究员陈至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认为,股权众筹平台的数量未来将继续下降。“虽然其他国家在金融创新方面也在积极改革,但中国在股权众筹领域还没有一个好的文件,门槛还很高,退出还很困难。”他说,“好的项目不缺乏资金。现在许多平台都打着股权众筹的旗号行使债权。明股票的真实债务存在于许多实体店股权平台中。这一块风险很大。”
在经历了2015年的残酷增长后,
平台的数量正在减少
2014年,股权众筹开始在中国低调进行。随着股权众筹在中国的试点工作,股权众筹行业的发展在2015年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度。众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30日,中国正常运营的股权众筹平台有144个,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平台123个,平均每月增加约20个。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3月31日,JD.com股权众筹平台“东嘉”启动,正式拉开中国互联网巨头进入股权众筹行业的序幕。JD.com采用的各种运营模式成为新建立平台的典范,具有象征意义。
然而,这种快速发展并没有持续下去。根据《2017年互联网众筹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2016年,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加大,众筹行业经历了一个洗牌期,许多众筹平台被关闭改造,行业的野蛮增长暂时告一段落。截至2016年底,共有145个股权众筹平台,其中正常运营的股权众筹平台118个,线下或众筹业务平台26个,过渡平台1个。融资项目也大幅减少。截至2016年底,2016年股权众筹平台新增项目3268个,同比减少4264个,减少56.6%;2016年新项目成功融资52.98亿元,同比增长1.08亿元,增幅2.1%。就投资者数量而言,截至2016年底,2016年中国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新投资项目数量为5.8万个,同比减少4.5万个,降幅为43.6%。
有分析师指出,由于整体投资市场和政策的多重影响,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呈现出冰与火的趋势。2016年上半年新项目数量和新项目成功融资金额均远高于2016年下半年。此外,随着资本的去泡沫化,资本涌入处于成长期的项目,这些项目通常具有较高的估值和较大的融资额。下半年新项目平均成功融资219.1万元,高于上半年的147.4万元。
自今年年初以来,国内股票众筹平台的数量也逐月减少。根据网上贷款之家发布的月度数据,今年1月份股票众筹平台的数量为119个,2月份减少了7个,至112个,3月份又减少了4个,至108个,4月份减少了102个,5月份减少了7个,至95个。截至6月底,股票众筹平台的数量已降至93个。项目方面,6月份成功项目29个,比上个月下降19.44%;就资金筹集额而言,6月份同比下降26.42%,至1.42亿元。
对于股权众筹的跌宕起伏,陈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国情和私募监管导致行业发展不佳,近几年发展过程没有明显的转折——起初大家都盲目跟风,但后来发现是深水。“最近,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对股权众筹的监管和政策进行了改革,但中国长期没有采取行动。中国的股权投资门槛很高,没有普及。此外,好的项目可以成功撤回。对投资者来说,兴趣越来越小,这就是股权众筹陷入困境的原因。”
受三大风险因素的制约
苏宁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中国股票众筹行业发展不佳受到风险因素的制约。风险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投资不可能多元化。股权众筹项目失败率高,而一般投资者资金有限,不能进行充分的分散投资,面临较大的本金损失风险。其次,退出渠道有限,流动性差。在项目本身是可靠的情况下,如果投资者想退出,只能等到新一轮融资、并购、股份回购、新三板上市、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或其他证券融资事件在融资企业发生,这是非常不确定的。通常,专业投资机构在非公开股权上投资超过五年。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五年是很长的时间,这将大大挫伤他们的投资热情。第三,投资者权益缺乏保护机制。根据业务规则,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并承担正式的审查义务,不对融资人和融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不对融资项目的投资价值做出明示或暗示的解释和判断,对投资者的投资损失不承担任何赔偿或担保责任。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内股权众筹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于参与者,他们认为股权众筹参与者与网上贷款投资者高度重叠,他们追求的是利润,而不是真正的投资。在这方面,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并不认同这一点。“事实上,两者之间的符合率并不高。P2p投资者基本上没有门槛,股权投资者的门槛很高,比如年薪30万元、资产超过100万元的高管。”至于如何界定股权众筹的合格参与者,他表示:“目前,这不是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这方面有明确的法律门槛。我的建议是,在满足法律门槛的基础上,参与者必须了解项目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还必须对资金损失做好准备,因为在中国退出的方法很少。这很难。”
“项目方风险高,资本方的风险容忍度相对较低,因此股权众筹平台在匹配项目方和资本方时会很不舒服。而且,这种商业模式本身的不匹配在发展中无法解决,这就决定了空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薛洪言指出,股权众筹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的包容性和长尾特性不相容,从未真正赶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快车。此外,基于对上述风险因素的分析,他认为长期而言,股权众筹是一个小行业。然而,短期的波折是不可避免的,但从长远来看,该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光明。
陈至向我们的记者谈到了股权众筹在未来中国能否生存。他认为,我们必须学习一些外国监管制度,比如沙箱实验,或者降低投资者门槛,要求该平台进行更严格的信息披露,并推出更多样化的退出方式,而不仅仅是等待ipo或下一轮融资后再退出。“目前,股权众筹的门槛太高,好的项目投资银行都有投资。因此,股权众筹必须实施更多的政策改革,才有可能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标题:股权众筹平台从300家降至93家 寄望政策扶持摆脱尴尬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1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