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631字,读完约14分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行业出现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经常出现思潮,一阵热闹,经过反驳,分清是非,逐渐停止,另一个思潮又上台,扰乱人们的思想,又需要反驳。 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遍价值”、西方宪政民主、公民社会交替登场,相互合作使意识形态行业沸腾。
事件多了,慢慢就知道规定性了。 尽管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说不同行业的事件(例如,新自由主义主要是经济行业,民主社会主义、宪政民主、市民社会主要是政治行业,“普遍价值”主要是价值观行业,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 他们追求的政治目的不仅相同,最终渴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照搬西方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世界观也一样。 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是历史唯心主义,从抽象的人性论中阐述各种社会问题。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行业的竞争、竞争历史,可以看出抽象的人性论渗透到各行业,成为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思想根源。 因此,批判抽象的人性论,阐明理论的是非是从根本上认识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本质的重要任务。
一、在经济行业,抽象的人性论主要表现为“经济人的假设”
“经济人的假设”,即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每个人都追求个人的私利,是“合理的经济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以此为出发点。 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前提。 一点人以“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为根据,认为公有制违反人的本性,必须实行私有化,而且社会主义不符合人的本性,没有前途。 “经济人假说”成为反对社会主义的有力工具。 这种看法欺骗了很多人,看到在日常生活中自私的思想和行为相当普遍,有人误以为“自私”确实是人的本性。
其实,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我国的先哲们曾经进行过激烈的争论。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性善,也还在水下”)。 荀子在人的一开始,就说性本恶(“现在的人的性,生来就有利益”)。 墨子完全不承认人有固定不变的永恒本性,呼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争论了几千年,都没能说服对方。 这个历史事实至少可以证明,人的本性问题,在历史上不仅是“自私”的回答,“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的论断不是无可争议的、不需要论证的真理。
“自私”是观念形态、思想意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自私、利己主义不是天生的,不是人天生自然拥有的本性。 作为观念性、思想性的“自私性”,是由社会存在、经济基础决定的。 原始社会,极其落后的生产力和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决定了人们的自私思想,所有的劳动成果,人们都自觉地在整个部落平均分配。 这已经被多个原始部落的调查报告证实了。 原始社会崩溃后,出现了私有制,剥削阶级可能利用掌握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产品,即在产生剥削的基础上,形成了自私、自私的思想。 几千年私有制的存在和迅速发展,使意识形态行业支配性剥削阶级的自私自利思想,逐渐影响了劳动人民。 自私、自私思想的普遍化是私有制长期支配的结果,不是每个人改变不了的“本性”。 随着私有制的消亡、公有制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人们必然摆脱自私自利这一剥削阶级思想的束缚,树立适合公有制的公正无私观念。
你会发现人天生不自私,不是所有人都自私。 自私的观念是历史现象,是私有制的产物,随着私有制的消失而消失。 自私的人,也就是“理性经济人”,不是历史的起点,而是历史的结果。 把利己看作人的天然本性,将其作为不可改变的假设(公理)推断所有经济问题显然是历史唯心主义。
二、在政治行业,抽象的人性论,最典型的不是鼓励抽象的民主
有人主张民主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是人性的体现,是“天赋人权”。 如果是民主主义(不管是什么民主主义),那就是符合人性的进步事件。 他们认为没有任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存在抽象纯粹的全人类共同的民主主义。
问题是,有“普遍”的“纯粹”的民主主义吗?
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有无通常纯粹的民主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俄罗斯10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考茨基写了一本名为《无产阶级专政》的书,提出通常纯粹的民主主义攻击俄罗斯的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反叛者考茨基》一书中严厉批评考茨基的“通常民主”、“纯粹民主”,民主是国家的一种方式,因为统治阶级是维持自己统治的手段,民主是阶级的,阶级的,通常 关于“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者指出“永远不会忘记哪个阶级的民主主义”的问题”。 很明显,如果存在不同的阶级,就不能说是“纯粹民主”,只能说是阶级的民主。随着阶级的消失,民主主义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会发展成习性,消失”,这可以说永远没有“纯粹的”民主主义。 “纯粹民主”是“资产阶级愚弄工人的谎言”。 “既有历史上取代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也有取代资产阶级民主的无产阶级民主”。 考茨基谈论“纯粹民主”的是“用谎言欺骗工人,回避现代民主,即资本主义民主资产阶级的本质”。 (《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3,600,601页)
民主主义作为国家统治的一种方式、手段,主张少数服从多数,使用选举制度选择治理国家的人员等,具有与独裁、独裁不同的优点。 提倡“纯粹民主”、“通常民主”的人往往在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民主观念中抽象这些共同点,将其称为“普遍价值”。 例如,资产阶级说民主,无产阶级也说民主,这两种民主的性质和副本完全不同,但两者之间也有一点共同点,有人抽象共同点,称民主为“普遍”。
但是,这种抽象的民主不能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存在。 在哲学上,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脱离个性独立存在的共性,共性总是与个性联系在一起,总是体现在个性中。 人们在思考中抽象不同事物的共同点,形成概念,但在现实生活中能看到和接触到的只有个性事物。 打个比方。 人们可以从各种具体的水果(苹果、橘子、梨、香蕉等)中抽象出有共性的东西来总结成水果,但在市场上只能买到具体的水果,不能买到抽象的水果。 因为水果这个概念只存在于具体的水果中,只能用具体的水果来表现。 离开具体的水果,“水果”也不存在。
同样,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也不存在抽象的民主主义,形成社会制度能够独立存在的都是具体的民主主义。 所以,说到民主,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指现实中存在的社会制度的话,奴隶社会的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等人类共同的、通常的、纯粹的民主主义什么都说不出来。 鼓励抽象民主的人实际上只是把资本主义民主(具体是美国式民主)视为普遍适用的纯粹民主,要求实行这样的民主制度。
三、抽象人性论的另一种表现是所谓永远普遍适用的公平
公平,热门话题。 一个人从抽象的人的本性研究公平的问题。 他们认为世界上存在抽象的、适用于所有社会的公平,追求这种公平是人的本性。 他们不承认公平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反而要求按照他们设想的公平标准配置社会经济关系,设计社会制度。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奇的观点。 历史上,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普鲁登就是这样的典型。 他应该从人的“类的本质”出发,提出“永远的”公平,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违反公平的大体,取而代之的是建立符合“永远的公平”大体的社会主义制度。
普鲁登主义从抽象的“人的本质”中引出公平这一范畴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而恩格斯是“关于住房问题”的句子,公平这一观念是基于一定的经济产生的,不是事前的,而是天生的 公平不是决定社会经济关系,反而本身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公平是观念,它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因此根据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公平标准。 恩格斯做过公平经典的定义,“公平”只不过是反映现有经济关系的或保守的一面,或反映革命观念化的神化表现。 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 1789年资产家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 因为被认为是不公平的。 普鲁士容克说,可怜的行政区域条例也损害了永远的公平。 所以关于永远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页)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变的、超越社会经济关系的公平。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全部制)研究公平的问题。 公平是历史的范畴,是否公平的评价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社会制度和阶级的不同,公平的评价标准也不同。 我们有必要结合历史条件讨论公平的问题。 脱离社会经济关系抽象地谈论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不公平是不清楚的。
那么,能否把实现抽象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呢? 这种说法恐怕也不妥当吧马克思恩格斯最反对把社会主义的任务归结为抽象的“公平”“正义”“平等”的实现等。 例如,马克思坚决反对在党纲上写“消灭所有社会和政治不平等”这种不确定的话,把“消灭所有阶级歧视”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他说:“随着阶级差别的消失,由这些差别产生的社会和政治不平等也会自行消失。”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11页)恩格斯完全赞成这一思想,“把《消除所有社会和政治不平等》视为《消除所有阶级差异》,《把社会主义视为平等王国》是资产阶级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25页)他们说的是“平等”,但也适用于“公平”的概念。
四、从抽象的人性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最突出的是“普遍价值”
有人主张抽象的民主、自由、人权、正义、平等、博爱是体现人的本性的“普遍价值”,必须实行。 甚至呼吁“解放思想要确立‘普遍价值’”的口号,有人主张,无论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理论创新,都必须以‘普遍价值’为尺度,与国际民主、宪政等主流观念接轨。 有人断言人类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类共同的“普遍价值”的现代化。
理论上有“普遍价值”吗?
要回答是否有“普遍价值”,首先必须做出“价值”和“普遍价值”的下一个决定的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价值”是对象赋予主体的意义和作用。 一个东西对我有意义,使用比较有效。 那是值得的,对我没有意义,没有比较有效的使用。 那不值得。 “价值”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效用的评价,那是观念。 所以,“价值”是人们脑海中的东西,客观事物的性能反映在人们脑海中。
“普遍”有两个意思。 一是从侧面来看,价值的普遍适用性,即这个价值观念适用于所有人,任何阶级、任何身体,都赞成和实践这个价值。 如果某种价值观只有一部分人赞成,另一部分人不赞成,就不能说是“普遍”。 二是从纵向来看,价值的永恒性,即这种价值观念,适用于任何社会,任何社会经济形态,都有这种价值观念适用,不会随着历史的迅速发展而变化。 如果某种价值观只适用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只适用于其他社会经济形态,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就不能说是“普遍价值”。 主张“普遍价值”的人认为,“普遍价值”来自人的本性,是天生的,或者是上帝赋予的,自古以来就应该如此,不可违反。 如果条件改变了价值观也改变了,证明那不是“普遍”,而是某个历史阶段特有的价值。
通过这样理解“价值”和“普遍性”,应该说世界上没有作为“普遍性”的价值,即普遍适用于世界,没有永远的价值。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为什么不存在“普遍”性质的价值呢? 其理由至少有以下两个。
第一,价值观从来不具体。 相同的东西因人而异,意思和作用也就是说,对相同东西的价值评价因人而异。 这是因为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性,人在社会中进行生产和生活,脱离社会的个体不能生存。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 由于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追求的好处也不同(在阶级社会中形成不同的阶级),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必然不同。 对于同一事件,某阶级认为有利,而与之对立的阶级认为不利的情况在阶级社会中比较多。 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超越阶级的、适用于所有人的“普遍价值”或者“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有些人强烈提倡的“普遍价值”,不是“普遍”,而是不可能的,其实是西式的价值,特别是美式的价值。 把特定的价值观伪装成“普遍”的价值观的方法,宣告是“普遍”的,不知底细的人,谁会反对呢!
第二,价值的内涵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价值评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内涵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观念。 因此,价值观的复制、人们价值评价的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下,人们赋予了同样的价值观念赋予了完全不同的内涵。 也就是说,价值是历史的,永远不变。 从人类社会迅速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不值得普遍适用于所有社会。 提倡“普遍价值”的人是历史唯心主义者,他们不是根据社会经济关系明确价值的复印件,相反,事先明确某个价值观念是“普遍”,然后根据这些“普遍”的价值观念评价现实社会的是非 其实他们主张的抽象,适用于所有社会的“普遍价值”,既不是人的本性也不是上帝赋予的,而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他们总是无意识地认为资本主义的价值标准是普遍适用的永恒东西,用它来测量其他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事件。 在现实生活中,有点政治目的的人提倡“普遍价值”,其目的是按照美国式的价值标准改造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抽象的人性论是将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各种观念、思想(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视为普遍、永恒,“上帝赋予我的”,是“天赋人权”、人的本性或人的“类书” 而且在遵循这些观念的他们那里,不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决策观念、思想,而是首先有一定的观念、思想(这些学者不解释这些观念、思想来自哪里。 简直是天生的,不需要说明来源。 这类似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所有的社会经济关系都应该根据这些观念、思想进行决策和安排,换句话说,是他们赞同的观念、思想的外化。 符合这些观念、思想是正确的。 不符合,错了,必须改。 历史的真实面貌是社会存在决策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在他们那里,一切都在翻头。 作者:周新城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标题:【要闻】人民大学教授:世界上没有普世价值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1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