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8字,读完约5分钟
图像来源:中国视觉(000681,诊断单元)
每一个记者,每一个编辑毕
在对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进行试点评估和量化评估后,中国保监会公开征求行业对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顶层设计的意见。
日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宣布,将征求行业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督办法》(以下简称《监督办法》)的意见。文件对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监管做出了明确规定,并计划对资产负债管理进行综合评级。偿付能力充足率将与评级直接挂钩,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企业将被评为D级。对于D级保险企业,中国保监会将进行更严格的监管。此外,中国保监会不会记录低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公司的股权投资、房地产投资和衍生产品应用能力,禁止其进行重大股票投资和收购上市公司。
据悉,《监管办法》计划从2018年开始试运行。从表面上看,中国保监会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详细规定与新的资产管理规定没有直接关系。然而,从监管目标来看,两者都旨在严格控制金融机构的风险底线,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监管理念一脉相承。东方金城首席分析师徐承元向《国家商报》表示,征求意见稿实施后,部分保险公司过度依赖金融市场进行激进资产配置和债务管理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其急剧扩张所带来的潜在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也将得到缓解和遏制。
实施量化评级的差异化管理计划
中国保监会表示,最新《监管办法》在前期五项具体监管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要求、监管框架、评级方法和相应的差异化监管措施。它是资产负债管理监管的总的指导性文件,共有5章38条。
《监管办法》要求保险公司实现期限结构匹配、成本收益匹配和现金流匹配,以控制和管理期限错配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目标,防范流动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办法》旨在评估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量化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对保险公司的负债实施差异化监管。具体而言,中国保监会将定期对保险公司进行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评级,包括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和资产负债匹配情况,评级结果将直接反映保险公司的整体资产负债管理情况。
中国保监会将根据保险公司的综合评级,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综合评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对于综合得分低于60分的丁类,中国保监会将采取限制资金使用或比例等针对性措施;对于能力评价结果较低的公司,将不记录其股权投资能力、房地产投资能力和衍生产品应用能力,禁止其进行重大股票投资。
这种分级管理在其他领域也有类似的机制。例如,银行业和证券业根据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流动性等一系列指标对银行和证券公司进行监管评级,并根据评级结果不同程度地限制银行或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和投资范围。许成元告诉记者。
徐承元进一步指出,由于保险企业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差异较大,征求意见稿对其经营的影响也差异较大,因此保险机构的规范化经营程度将会提高。首先,对于管理完善、资产负债风险管控能力强的大型保险公司,征求意见稿对其影响不大。第二,对于中小保险公司来说,由于资金短缺、长期配置、产品定价和资产管理,它们的业务正在急剧扩张,征求意见稿的公布将限制它们的投资。
据悉,中国保监会将根据各方面反馈意见,修订完善《监管办法》,并将于明年正式颁布实施。
同样,大金融监管将变得更加严格
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开始,在支付第二代监管费用的基础上,中国保监会计划推出一项新的保险资产管理政策。
2016年7月,中国保监会首次开展保险业资产配置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要求各保险机构和相关投资管理机构填写《2016年保险业资产配置和资产负债管理调查问卷》;今年7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征求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的意见并开展行业测试的通知》,同时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进行了试点评估和量化评估测试。上述工作和中国保监会信息系统的建立,为《保险企业资产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徐承元说道。
然而,《监管办法》的出台必然会给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带来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保险公司将加强账户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匹配,减少激进的经营策略和投资,增强核心竞争力;二是保险公司将积极调整资产负债期限匹配,加强现金流匹配管理,提高流动性风险应对能力;第三,保险公司将进一步控制业务杠杆,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提升整体风险管理能力,促进行业回报。
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中国保监会加强债务管理的行为可以说是符合大金融的监管思路。徐承元表示,严格监管和风险防范将在2018年及未来继续进行,金融监管将呈现分类监管的新趋势。
标题:保监会拟对险企资产负债管理评级 评D者资金运用将受限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13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