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8字,读完约5分钟
随着主流消费意识向高级消费的逐渐转变,以消费金融为核心的3c电子产品、汽车等耐用品的信用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发展潜力巨大的汽车金融市场吸引了互联网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汽车制造商等众多市场参与者,行业规模不断提升。特别是在金融技术浪潮下,借助新兴技术,“互联网+汽车金融”模式在客户获取、风险管理、信用审批等方面具有优势,受到业界青睐。
购车环节迅速网络化
根据《2017年中国汽车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析,汽车产业链长,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跨越二、三产业,相关融资需求非常强劲。因此,汽车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发展是巨大的。
过去,传统的汽车金融是在购车过程中进行的,其相关的金融服务大多发生在线下。然而,现在,购车前、购车中和购车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迅速变成了互联网和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二手车、融资租赁等汽车金融链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也得到快速发展。
车辆具有转移方便、流动性强的优点。对于许多p2p网上贷款平台来说,在行业转型整顿的大趋势下,汽车贷款、汽车经销商贷款、汽车租赁融资等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已经成为网上贷款平台的核心业务,包括小额贷款网络、投资网络、汽车电子贷款等。,并迅速开发了多种服务于汽车公司、经销商和购车者的商业模式,如汽车经销商贷款、汽车抵押贷款、汽车消费信贷和汽车金融租赁。上述《报告》预测,2017年,p2p汽车贷款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
据零点金融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至少有453个p2p平台主要从事汽车贷款,2017年上半年p2p汽车贷款交易规模达到约1060亿元。
事实上,由于汽车生产、销售和流通的特点,基于互联网的汽车金融仍然不能完全脱离线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汽车金融业务也需要线下专业团队为其提供支持,包括项目筛选、抵押和质押工具评估、贷后管理等。
汽车金融公司积极“触网”
以网上为主导的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凭借自身的流程、入口和平台化优势,打破了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在汽车金融市场的垄断,催生了行业新格局的形成。在“互联网加”的趋势下,汽车金融公司继续保持低调,提出了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发展战略。凭借专业优势,互联网技术被整合到服务中,以解决客户服务中的“痛点”。
汽车金融公司以提高效率和客户体验为出发点,创新开发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产品,以技术手段改进服务模式,打造线上线下协调整合的一站式数字金融服务。例如,宝马汽车金融推出了“移动经理”,客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查询合同信息、还款状态、更改个人信息和操作还款。
汽车金融公司的网上业务主要体现在产品营销、信息管理和客户访问渠道上。一方面,借助目前传播度很高的自媒体平台,在推广产品和提供商业信息的同时,可以获得潜在的客户线索,丰富客户获取渠道。例如,SAIC通用汽车金融公司通过互联网获得了400多万条客户线索;另一方面,大多数汽车金融公司拓宽了服务门户,开辟了在线申请和在线预审渠道。但是,大多数业务流程,如购买和签署,仍然是离线进行的。
传统上从事汽车金融服务的汽车金融公司对线下客户有很强的粘性,所采用的流程和系统,如风险管理和贷后跟踪,也是从线下建立和完善的,互联网嵌入到标准化的服务机制中,不是一次性的事件。目前,汽车金融公司尚未对“互联网+汽车金融”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其互联网速度相对较慢。
为风险控制建立“防火墙”
无论是在以线下为主的传统汽车金融服务模式中,还是在新兴金融兴起的以线下为主的“互联网+汽车金融”模式中,风险控制无疑是汽车金融的核心,汽车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的“痛点”也不容忽视。
目前,在互联网汽车信贷领域,各种平台和公司仍然面临着各种问题,如欺诈、恶意违约、一车多贷、身份盗窃等,这些问题都是由信用信息系统不完善和信用教育缺失造成的。
不可否认,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反欺诈、身份识别、借出前后跟踪以及用户肖像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该报告,利用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可以在未来为车主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于一定数量的车主后,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深入分析和挖掘其他车主的需求,从而提供一系列配套的金融服务。
大数据对汽车金融服务的渗透越来越深。在改善用户体验和实现准确的资产交付的同时,改进了风险控制系统,提高了风险控制效率。例如,小额信贷网创新建立了“智能决策森林”风险控制系统,平台可以根据该系统的数据分析对用户进行信用评级。
然而,在大数据风险控制中仍然存在数据混乱和缺失等问题。互联网汽车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提高收集、清理、分析和存储数据的能力。
汽车金融公司的风险控制不仅需要一个单一的平台来巩固自身的风险管理,还需要整个行业打破大数据链中机构之间的壁垒,促进行业协作和信息共享,构建动态的汽车金融风险控制体系,确保汽车金融行业的一级风险控制。
标题:“互联网+”开启汽车金融发展新阶段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1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