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49字,读完约6分钟

年底和年初,寿险市场将迎来销售旺季。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开始意味着全年都将是红色的,而新的一年将以喜人的销售业绩开始,希望赢得一个好的奖项。对于数以千万计的保险代理人来说,抓住农历新年前的几个月积极销售,这样可以节省一些钱,回家过年。就消费者而言,在开业期间,许多优惠活动都很有吸引力,也有许多人购买保险产品作为年货。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人寿保险到底有多受欢迎?据《全国商报》统计,2008年至2013年,寿险行业1月份的原始保费收入占全年原始保费收入的10%以上,分别为10.40%、10.30%、11.33%、12.80%、13.85%和12.82%。2014年,这一比例首次攀升至20.41%,然后继续上升,2017年达到28.87%。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但在如此繁荣的背后,也有各种误导性的宣传。特别是随着媒体的发展,很多保险代理人已经把他们的家庭宣传转移到微信朋友圈。在此背景下,1月8日,中国银监会公开发布了《关于利用自媒体平台防止误导性宣传的风险警示》。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中国银监会第一次就类似风险向消费者发出警报。2018年夏天,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一项风险警告,禁止一些营销人员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上发布虚假营销信息。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同期,银监会还下发了《关于加强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行为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强化了对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行为控制的态度。

准确识别自媒体平台使用的误导技术随着传播手段的丰富,目前,自媒体平台包括网站、应用、博客、微博、公共账户、微信等。已经成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从业人员展示公司形象、介绍保险产品、介绍保险服务、普及保险知识和宣传保险理念的重要渠道。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但是,由于参与门槛低、发布主体多、信息审查薄弱、转发传播快,自媒体渠道成为误导保险销售和虚假信息传播的高发区域,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埋下了大量保险消费者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潜在风险。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提醒消费者注意几种误导性方法。

1.饥饿营销:宣传保险产品将在有限的时间内停产或出售,例如使用诸如第二次杀戮、全国范围的抢购和有限的时间等术语。

在保险领域,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为:投机(制造)和停止(销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在侵犯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分析中介绍了这一点。

二.夸大收益类:将保险产品与其他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混淆,如发行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复利积累等。

保险产品不是金融产品,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护。自2017年以来,原中国保监会加大了对中短期保险产品的监管力度,对理财功能大于安全功能的产品进行了限制,如快速回报,旨在提升保险业的回报安全来源。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三.条款的曲解:故意曲解政策或产品条款,如声明你不需要申报你过去的病史,如果你生病了你可以买,你可以保证一切。

以2017年正式推出的商业车险二级收费为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通过降低最低贴现率来扩大保险公司对商业汽车保险的独立定价权,并增加汽车保险市场的活动,迫使保险公司提高承保和理赔的服务质量,而不是通过回扣和礼品等方式盲目吸引消费者。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然而,在一些代理人的朋友圈子里,这一政策被误解为在费用变化发生后,被保险人的汽车保险将不再享受优惠待遇。这种说辞也让许多代理商成功地享受到了一波投机的甜头。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事实上,如果车主有较少的事故和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他们明年投保时可能会享受更大的价格优惠。

消费者可以向银监会投诉。除了列举几种常见的做法,银监会强调销售人员应提高合规意识。一些保险销售人员编造的虚假信息具有误导性,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各保险机构应按照相关要求,加强对员工的合规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一家合资寿险公司的一名代理人向《国家商报》表示,鉴于自媒体渠道日益重要,所有保险机构都将开设专门课程来培训代理人,并教授如何操作微信朋友圈和社交平台。具体来说,如果代理人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保险产品信息,他必须使用保险公司正式发布的内容或链接。遇有特殊情况,必须经上级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放行。尽量避免自我表达,更别说捏造,以免内容错误或不符合。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据代理人说,即使只有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内容在朋友圈中发布,他工作的保险公司也要求发布积极的能量内容,如保险案例分享等。,而否定或否定的内容是不允许的,这可以说是非常严格的。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中国保监会在风险警示中也指出,目前的自媒体平台门槛较低,发布主题多,缺乏内容审查。消费者在收到此类非官方渠道发布的销售信息时,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冲动消费。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不要相信,更别说转发了;如有疑问,可咨询相关保险机构或向监管部门报告,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然而,上述代理人向《国家商报》记者承认,尽管对自媒体宣传有严格要求,但保险机构很难定期检查代理人的自媒体平台。然而,由于营销人员会添加同事和主管的微信信息,如果他们发现任何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他们会提醒对方删除这些信息。一旦其行为造成负面影响,保险机构也将追究相关责任。她补充道。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银监会《关于加强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行为管理的通知》也明确了保险从业人员直接负责发布媒体的保险营销宣传信息,其所在机构的上级主管及相关责任人对所辖保险从业人员负有个人责任。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信息有管理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将违规和不当自媒体保险营销和宣传的责任追究纳入各级机构的考核范围,并与保险员工的绩效、奖金和职级升降挂钩,做到及时处置,并酌情追究上级主管及其机构相关责任人的管理责任。

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封面图片来源:照片网)

标题:自媒体平台到底有多少误导“套路”?引得银保监会一再向消费者“敲警钟”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