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3字,读完约4分钟
自去年4月国务院部署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以来,已近一年。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了《2017年互联网金融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博鳌亚洲论坛连续第四年发布《互联网金融行业报告》。
报告认为,建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刻不容缓。具体而言,一些与会者建议,可以结合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和英国的经验,引入中文版的“监管沙箱”,以平衡金融技术的创新和风险。
建立长期监管机制
去年4月,国务院正式部署网络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原央行副行长李东荣昨天在“金融科技:技术还是金融”子论坛上透露,专项整治开展近一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各方面的风险基础已基本摸清。
“整顿的原则是让好企业继续健康发展,同时清除害群之马。”李东荣强调:“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专项整治,建立互联网金融的长效监管机制。从事网络金融业务的企业应遵循金融活动的基本规律,提高透明度。整个整风工作都在朝着建立长效机制的方向努力。”
国务院办公厅去年4月发布的《网络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着眼长远,以专项整治为契机,及时总结和提炼经验,形成制度规则,建立和完善网络金融监管长效机制。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总结形成总体报告,提出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报告,这项工作将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
如何建立网络金融监管的长效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胡滨指出,在互联网金融最初的野蛮发展中,由于缺乏监管,出现了许多风险事件。风险事件的处理基本上是事件发生后的司法救济渠道,对互联网金融的整体监管是一种被动的监管实践,没有建立基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互联网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包容的监管框架。他还建议创新监管机制,并引入中文版的“监管沙箱”。
沙箱是一个计算机术语,指的是在受限的安全环境中运行应用程序的一种方式。2015年3月,金融行为管理局首次提出了“监管沙箱”的概念。
该计划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欢迎。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金融监管当局立即跟进,并与fca签署了合作协议。香港、泰国、阿布扎比和马来西亚的监管机构也推出了自己的“监管沙箱”计划。
“监管沙箱”的现实路径
根据fca的定义,“监管沙箱”是“安全的空房间”。在这个空的房间里,金融技术企业可以测试他们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法,而不会在相关活动中立即遇到问题
胡滨介绍说,“监管沙箱”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金融创新在现实生活场景中得到检验,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并应遵守必要的法律法规。综上所述,监管机构在保护消费者权益、防范风险溢出的前提下,积极合理放宽监管要求,减少金融技术创新的监管障碍,鼓励更多创新方案积极化创意为现实。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实现金融技术创新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双赢。”胡滨认为,这将有助于减少金融创新产品的时间和成本,同时增强监管对创新的适应性。
中国能引入“监管沙箱”机制吗?胡滨认为,中国初步具备实施“监管沙箱”的基本条件,但仍存在实际障碍。根据监管沙箱计划,应建立一个创新中心,以建立和实施监管沙箱。如果这一制度在中国推行,谁将是实施的主体?是否有必要在三个会议中的每一个会议下建立一个创新中心?
报告还指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根源之一,实质上是现行的分业监管制度与互联网金融跨境运作的制度不匹配。为防范潜在交叉风险,从根本上解决制度错配问题,有必要建立国务院层面的监管协调机制,包括现有金融监管机构、信息管理、公安、工商部门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
胡滨建议,结合正在进行的金融监管框架改革,应在新的监管协调机制下设立一个实质性的监管协调机构,其级别高于银行的三次会议。在该机构下,成立了一个创新监管中心,协调各部门解决监管协调问题,包括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资产管理等。,重点防范跨境、混业经营和套利可能带来的风险。这样,“监管沙箱”就有了可行的操作路径。
标题:博鳌亚洲论坛: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1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