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9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储备资金集中存放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从2018年7月9日起,支付机构客户储备资金集中存放比例将逐步按月提高,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存放。跨境人民币储备账户、基金销售结算专用账户、外汇储备账户余额暂不计入存款基数。

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将结束

这意味着分散在各银行的支付机构的客户储备账户将被关闭,转而在中央银行开立,支付机构的客户储备资金将由中央银行直接监管。

“断接直接”的配套措施

所谓客户储备基金,是指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预收并支付的货币资金。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在日常准备金余额中存入数十亿元甚至数百亿元,而商业银行需要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银行开立的准备金账户支付利息。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依靠每年的巨额准备金“躺下来”赚钱。

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将结束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通知》要求中央银行根据与银联或联网清算的业务对接,要求支付机构于2019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开立“储备资金集中存款账户”,并自开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取消原委托储备资金存管银行开立的“储备资金专用存款账户”。支付机构“储备资金集中存款账户”的资金划转应通过中国银联或联网清算办理。

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将结束

央行关于提供支付机构的文件是在央行设定的6月30日“切断直接联系”最后期限的前一天发布的。在业内许多人看来,这是“切断直接联系”的配套措施。分析师普遍认为,此举有利于“切断直接联系”。

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将结束

经过梳理,《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央行结束了第三方支付“躺着”赚钱的盈利模式,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没有集中存放储备资金到2019年1月。

2017年1月,央行发布了《关于对支付机构客户储备资金实行集中存管的通知》,规定从当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一定比例的客户储备资金存入指定机构的专用存款账户,暂不计息,由央行监管。初始储备资金平均占比约为20%。

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将结束

2017年底,央行再次下发文件,表示从2018年起,支付机构客户准备金集中存款比例将从20%左右提高到50%左右。

2018年6月,规定自2018年7月9日起,支付机构客户储备资金的集中存款比例每月逐步提高,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存款。

央行曾表示,如果不进行集中存款,就有客户储备资金被支付机构挪用的风险。不仅如此,一些支付机构非法占用客户储备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或其他高风险投资;支付机构通过在商业银行开立的储备账户办理跨行资金结算,超范围经营,变相行使中央银行或清算组织的跨行清算职能;客户储备资金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机构整体资金管理,存在流动性风险。

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将结束

机遇和挑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完整地向银行发出指令,支付机构本身将成为传递指令的渠道。在“躺着”盈利模式结束后,未来的第三方支付必须“自力更生”。

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将结束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严格的监管下,如“直接连接断开”和100%支付准备金,中小型支付公司仍然有业务空.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网上和网下的商家数量巨大,有足够的市场。严格监管就是要迫使支付机构开发真正的商户,提高支付效率,提供更好的营销服务。”

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将结束

联联支付首席执行官潘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以支付渠道服务为主营业务的支付公司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支付机构无法再以低成本的渠道费率和渠道数量实现差异化竞争,这将迫使一些支付公司通过产品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来确保可持续发展和盈利。

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将结束

同时,他指出,在“直连断开”后,支付机构的金融渠道能力将达到同一个起点,行业支付渠道基础设施将实现统一和规范,这对于一些金融渠道能力较弱的支付公司来说是一个机遇,可以很快实现金融渠道的完整性。

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将结束

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断网”和备用金全部集中存放,直接切断了银行和支付机构之间的利息链,让支付行业回归渠道。对于支付机构来说,未来的挑战是重建收入结构。

标题: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赚钱”时代将结束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1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