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4字,读完约3分钟
10月10日,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合推出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风险信息共享(分布式查询)平台”荣获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金融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颁发的“2018年金融区块链创新与应用优秀案例奖”。
由于信用信息的不完整性,失信和欺诈行为的高风险人群一直是金融业务中的关键不稳定因素。一直以来,业内许多机构都在努力推进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风险信息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日,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合推出“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风险信息共享(分布式查询)平台”,通过访问双方的风险控制数据投入运行,成为行业内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机构间数据分布式存储和查询平台。该项目利用了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不可改变性和可追溯性的特点,解决了各机构在信息共享过程中对自身数据安全和权利保护的顾虑。
根据该计划,在初始阶段,各机构共享的相互开放的数据主要包括四类:交易欺诈清单、高风险账户清单、营销欺诈清单和电信网络欺诈清单。以上列表可以满足所有共享机构通过账户、交易设备、交易网络特征、人员信息等维度实时查询判断可疑风险交易,最大限度地避免交易欺诈、营销欺诈、洗钱犯罪、恶意计费、机器注册等风险。下一步,更多的信息将在成员机构之间共享。
目前,该项目支持数千万数据前提下的毫秒级查询响应时间,能够满足实时风险信息共享查询的需求。多家银行、支付机构、金融行业安全服务提供商等不同类型的机构已经初步形成参与风险信息共享的意向。
一般来说,风险信息共享往往需要建立一个集中的数据库,每个参与者必须首先向数据库提交信息,然后在有需要时申请检索和查询。在这种模式下,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保护数据库的信息安全免受攻击或篡改。同时,在信息提供者和信息调用者之间有一个博弈过程。正因为如此,传统的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在覆盖面和实际使用效果上都有其局限性。
对此,由中国银联和京东金融发起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风险信息共享(分布式查询)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了机构间分散的数据共享协议,并通过“事后核算、事后审计”的机制设计,从技术上保证了多个机构间一对一的独立数据加密传输。同时,可以利用智能合同等技术量化各机构间传输数据的质量和价值,进而实现各机构间数据使用资格的量化。
简而言之,基于区块链共识的“事后记账和事后审计”设计,实现了不对称信息博弈下最优契约的智能契约,既保证了信息安全和各方隐私,又支持查询结果的实时反馈。
机构风险数据查询流程示意图
“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风险信息共享(分布式查询)平台”成功登陆,银联和京东金融积极投入,在底层技术、机制设计、运行维护等方面达成共识。未来,双方作为共同发起人,将与更多参与机构共同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风险信息共享,在行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自金融部门金融渠道的作品都是有版权的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将被视为侵权!
标题: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共同发起风险信息共享平台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10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