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577字,读完约14分钟

消费者金融观察称

你如何对待过去决定了你拥有怎样的未来

日本的信用卡风暴、韩国的信用卡危机、台湾的信用卡债务危机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

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消费金融业的发展相对较短,还没有受到经济周期的洗礼,更谈不上重大危机。因此,试图回顾消费金融在发生危机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正如熊彼特所说,循环不是像扁桃体那样可以单独去除的东西,而是像心跳这样的有机体的核心。

这种循环如此自然,以至于只生活在这座山上的人常常忘记了它的存在,甚至有着特别重大影响的记忆也可能在一代人之后(大约20年)被遗忘。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相信你如何对待过去将决定你的未来。

就这样,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文章来回顾已经发生的危机,希望我们的行业会发展得更好。

本文摘自我们最近出版的《2018年消费金融年度发展报告》,供读者阅读。

中国台湾信用卡债务危机

一、台湾信用卡债务危机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大量台湾企业迁往海外,尤其是大陆市场;受政策限制,银行无法在内地发展,导致企业金融需求相对减少;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台湾银行逾期贷款增加,企业金融业务逐步收紧。在这种背景下,个人消费金融业务,尤其是高息信用卡和现金卡消费金融业务,已经成为银行追逐的利润高地。许多银行发行了各种类型的信用卡和现金卡,并附加优惠促销以鼓励客户透支消费。信用卡和现金卡的激增已经导致大量持卡人过度消费并负债累累。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台湾的消费金融市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个人无担保贷款、信用卡和现金卡。在卡债危机之前,这三部分消费贷款余额大幅增加,从2002年的180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600亿元;消费贷款余额占台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过去的7%左右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13.4%,创历史新高。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自2005年以来,台湾爆发了信用卡债务危机。2005年底,台湾金融机构发行了1.3亿多张金融卡,卡债危机被广泛曝光。发卡机构资产持续恶化,不良资产率达到2.22%,2006年5月达到4.98%的峰值。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2006年,45家信用卡发行商的信用卡收入为新台币772亿元,坏账核销额为新台币1163亿元。这意味着当年的信用卡收入不足以弥补风险。在排名前10的信用卡发行商中,有7家注销了超过其收入的坏账。自2006年以来,台湾本地银行的税前利润同比缩水了2/3,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根据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统计,截至2006年2月,台湾有52万名持卡人有逾期账户,平均每人逾期金额为新台币30万元。这意味着,如果持卡人的月收入为40,000英镑,那么至少需要8.5个月的时间才能还清信用卡债务,而且不吃不喝。这不包括逾期超过2年并失去联系的98,000名借款人。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根据麦肯锡2005年的调查数据,台湾的过度借贷人口约为30-40万人(占总人口的1.7%和成年人口的2%),平均借贷金额超过190万元;其中,债务余额是月薪的22-45倍,约占总额的30%,债务金额远远超过债务偿还能力;同时,70%的双卡债务资金用于奢侈品消费,只有30%用于民生消费。债务人被迫通过社会企业来偿还债务,消费经济疲软。当卡努被逼得走投无路时,自杀、抢劫和贩毒事件接连发生。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基于此,台湾监管机构紧急实施信用卡协商机制,以减轻过度负债者的债务负担,但这导致市场道德风险和发卡银行双卡资产急剧恶化。自2006年以来,台湾信用卡三个月逾期率已超过3%,现金卡在2006年5月达到7.84%,大大超过了金融管理委员会要求的3%的警戒线。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二、台湾信用卡债务危机的原因

台湾信用卡债务危机的原因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宏观经济低迷。台湾经济增长缓慢,家庭收入停滞不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持卡人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更容易依赖借贷和消费,但其还款能力无法提高甚至下降,最终导致个人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第二,发卡机构竞争过度,贷款客户不合格。自1991年台湾设立开放式金融机构以来,银行机构过多,发卡机构51家,资金过剩;随着企业直接融资需求的减少,银行开始转向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尤其是高利率的双卡业务。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一些银行将消费者贷款与企业贷款的目标比例定为6:4;同时,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彼此采用价格竞争;此外,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没有得到严格审查,即使持卡人知道自己对消费金融知识不足,信用审查标准也有所放宽,鼓励人们提前使用信用卡消费,最终积累了巨额债务,导致双卡整体资产质量下降。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在收债方面,银行不自行收债,而是将债权出售给社会金融管理公司或委托“收债公司”收回。讨债公司经常采取极端措施将“卡奴”推向死胡同。

持卡人无法抗拒提前消费的诱惑,他们的长期债务也很严重。在银行疯狂的营销攻势下,持卡人往往经不起诱惑,过度消费和过度消费现象严重,导致大量“卡奴”长期拖欠大量债务。同时,商业周转和生活的困难使得大量低收入或失业家庭不得不透支消费,使用信用卡和现金卡,双卡循环利率达到18-20%。这使得还款能力差的人陷入债务陷阱,直到他们因发行银行暴力而被迫负债,最后走向死胡同,社会犯罪也迅速增加。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三,危机应对措施

根据社会和要求,金融管理委员会和银行协会提出了一些处理信用卡纠纷的措施。例如,债务谈判机制的建立要求银行家主动联系债务人进行协商,并在协商期间停止收款;调整原“358”政策[3],一旦银行双卡逾期贷款率超过2.5%,将责令停止发行新卡;规定贷款合同中应披露利率信息,双卡利率按单利计算;规定银行贷记卡和贷记卡的最高额度为借款人月收入的两倍;将信用卡的最低应付金额提高到10%,之前的范围是2%到5%;实行差别利率要求发卡机构根据持卡人的不同信用状况给予差别利率;禁止银行外包收款和不当收款;设立“阳光资产管理公司”[4],银行可以投资中低收入双卡债权并进行处理;积极联系失业债务人,提供就业机会;推进金融知识教育;规范信用卡的广告和营销。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信用卡协商机制中有两种还款方案,即一致还款方案和不一致还款方案(项目)。一致方案是指持卡人根据负债情况选择不同的还款率,不一致方案是指负债比例小于17倍的持卡人不同意一致方案时,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协商。持卡人进入协商机制后,银行将暂停收账。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财务管理委员会的债务谈判机制一直运作到2006年底。根据台湾银行公会的统计,截至2006年9月29日,银行公会收到的申请超过23万份,成功协商的超过19万份。成功谈判的总金额为新台币2950亿元,约占双卡贷款最高余额的33%。协商机制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卡债问题。与此同时,台湾加快了《破产法》的修订,法院提出了《消费者债务清算法草案》,允许无力偿还债务的自然人申请破产,但条件十分严格。台湾“行政院”专门成立了“关爱信用卡债务人工作小组”,帮助有家庭困难的信用卡债务人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和金融动荡。此外,行政部门还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如发放儿童紧急生活救助基金,扩大对非政府组织干预护理的补贴,增加地方社会服务。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发卡机构应根据监管需求调整其业务战略。在退出现金卡业务的同时,他们也收紧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一方面,缩小信用额度,提高信用卡处理门槛,控制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它控制着信用卡的运营成本,并引入了仅提供支付和消费信贷功能的阳春卡。它不能提前借入现金,也没有积分兑换等折扣。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台湾的卡债危机不仅是一个金融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这场危机也凸显了该体系的诸多不足,迫切需要修订和建立相关法律和机制。在金融监管方面,台湾已经整顿了信用卡市场。总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1.纠正过度营销

禁止外包发卡和贷款营销;禁止在街道或者拱廊上摆摊出售;禁止快速核卡、卡处理或名片处理等营销手段;禁止在客户申请卡、支票卡、开卡、提前借入现金和使用循环信用时赠送礼品或奖品。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2.加强信用风险管控,监管长期贷款

规定债务人所有金融机构的无担保债务(包括信用卡、现金卡和个人信用贷款)的总余额不得超过月平均收入的22倍;确保过度负债不是由长期借款造成的;加强发卡机构的kyc能力,规范信用卡和现金卡的应用,验证工资以判断还款能力,规范贷后审核;鼓励银行充分利用联合信贷信息中心的数据,掌握用户资产的变化;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规定信用卡当期新消费金额的最低支付金额不得低于10%;

规定金融机构如需显示债务人的信用额度,应在合同(契约)中明确告知。

3.规范不同层次发卡机构的资产质量

自2005年7月起,FSC将信用卡和现金卡的逾期放款定义为累计拖欠本金或利息超过结算期3个月(此前公认的标准是本金或利息超过结算期6个月);这项规定也符合国际标准;对发卡机构的信用卡和现金卡质量进行分级监管,如超放率为3%-5%,通知发卡机构并限期改进;排放比例超过5%-8%的,应当限期整改;如果超放率超过8%,发卡业务将暂停。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4.完善信贷体系等基础设施,推进差别化利率

联合信用信息中心于2006年3月底建立了信用评分系统;总结了《金融机构办理信用卡和现金卡业务设定差别利率的注意事项》,要求发卡机构自2006年7月1日起对不同信用状况的信用卡和现金卡客户给予不同的利率,并需要相关公开信息;在发卡机构网站和申请表上披露持卡人可能承担的利率和费用;银行公会每周向传媒公布发卡机构的信用卡及现金卡利率,以供公众参考。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5.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

保护用户的知情权和其他权利;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救济,纠正暴力征收,建立个人破产法;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等。

结论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表明,快速扩张可能会在短期内给从业者带来巨额利润的假象。坏账的暴露通常需要时间。在此期间,如果在坏账出现之前有大量新客户进入并产生交易和利息收入,就有可能弥补之前进入的客户造成的坏账损失;但问题是,如果每一批新客户产生的坏账都需要更多的新客户来弥补,无异于饮鸩止渴。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自2017年以来,中国快速增长的“现金贷款”业务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回顾中国消费金融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没有什么特别的。与那些经历过危机的国家和地区一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包括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不完善、信贷过度、企业贪婪、消费者权益受损等。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首先,金融服务基础设施需要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我国个人信用信息系统起步晚,发展不健全。作为金融服务的基石,信用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绊脚石。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国建设这个基石迫在眉睫。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我国配套法律法规建设也存在不足。虽然中国的“现金贷款”现象尚未引发大规模危机,但却暴露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无效性;存在“监管空白”、“交叉监管”和“监管套利”等问题;与此同时,紧急整改并不排除扼杀创新的可能性。这是在考验监管的智慧。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第二,及早认识金融创新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关系

美国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一些问题的广泛关注,如金融创新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关系。然而,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管的失败,这导致了金融创新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当时的研究表明,金融创新增加了危机期间整个金融系统对资产流动性的依赖,因此金融系统由于剧烈波动而变得更加脆弱。针对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现象,有研究表明,以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主的金融衍生品在传统的信贷和证券市场交易,使得美国信贷和证券市场结合,从而加速了这两个市场的信贷风险;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单一金融或行业的危机,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此外,国际清算银行的相关研究表明,金融创新产生的各类金融衍生品的初衷是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但当整个交易链中的标的资产出现问题时,由于高杠杆问题,风险将成倍增加,最终导致危及金融体系安全的金融系统性风险。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纵观中国的金融创新和风险,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创新和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金融服务的高杠杆;新兴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之间以及私人金融市场和正规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金融控股巨头已经达到了影响系统稳定但缺乏监管等程度。这些都对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要求,监管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第三,警惕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信贷扩张应适度

内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适当的杠杆可以促进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但关键在于居民杠杆的适当水平。一旦居民陷入债务陷阱,濒临破产,往往会导致社会风险。别人的教训提醒我们要提前关注居民杠杆率的变化,早发现风险,早控制风险。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杠杆率迅速上升,存在系统性风险的隐患。我们还没有找到能够最大化收益的合适杠杆水平。因此,这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并随时加以纠正。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第四,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许多国家和地区消费金融业的发展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公平交易权、知情权和隐私权保护。例如,金融机构等。被引诱申请信用卡/贷款、收取高利率、披露个人信息和收集暴力等。,这往往会导致社会问题。中国“现金贷款”业务的发展证明,中国消费金融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需要提前从制度层面得到保障。

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零一智库的前分析师李万甫也参与了这一部分。

笔记

[1]李瑟娥·张伟。台湾双卡风暴对大陆消费金融业的借鉴意义[n]。台湾之声,2018年1月。

[2]信用卡债务危机后,台湾监管机构将合理的个人负债设定为月收入的22倍。

[3]2004年6月,相关规定超出发行比例3%-5%,发卡机构得到通知并限期改进;排放比例超过5%-8%的,应当限期整改;如果超放率超过8%,发卡业务将暂停。

[4]为了帮助低收入家庭或失业家庭获得帮助,缓解他们同时面临更多银行催收的压力,各银行将以股权形式投资成立“阳光资产管理公司”,对1995年1月31日前逾期超过180天的债务人进行清算,使所有债权单一。这些坏账转移后,所有金融机构都需要停止收取债务人。

标题:复盘系列|中国台湾地区卡债危机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8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