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39字,读完约8分钟
综合目前实际掌握的信息,我们大概可以知道投资公司“踩雷”的轮廓——这是一系列的货币经纪人(即基金中介)、上市公司、空壳企业(或异常企业)、虚假投标欺诈。
不仅投资者被骗,作为中介平台的p2p也声称自己陷入了一个骗局。"我们可能遇到了这个行业中最大的系列欺诈."投资公司主管、网上贷款公司创始人徐宏伟说。
7月14日晚,当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以“涉嫌集资诈骗”为由对投志佳进行立案调查时,据传已离境潜逃的投志佳联合创始人、前总经理、现任董事黄世桥在其朋友圈中宣称自己“不是逃亡者”,并将向公安机关自首。
目前,《证券时报》记者已经掌握了该投资公司涉嫌虚假投标和扩大待收余额的线索,借款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明确告知记者,该公司从未对该投资公司进行过融资投标。
想要投降的高管们:
当新股东推荐出价时,他们必须发出
“去年9月,徐总(即徐宏伟)决定卖掉投资房,找了一个朋友做中介。这个中介推荐了几个买家,后来与其中一个达成了协议,要求我们的团队在支付股权基金之前达到一定的业绩——也就是说,股东收到的股权基金与收到的余额有关。催收完成后,部分新股东推荐的借款企业逾期未还,情况相当严重。新股东要求我们的运营团队让他们推荐的借款客户在平台上进行投标。”这是黄世桥在7月13日被报道到投资大厦后,在一个情绪化的投资者群体中的解释。随后,《证券时报》记者也向黄世桥本人证实了这一说法。
投资公司网站上公布的运营维护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投资公司收到的余额为30.93亿元;截至7月13日,投资性住房余额为29.04亿元。深圳一家大型网上贷款平台的高管提醒记者要注意这一现象。他表示,随着网上贷款监管的收紧,许多平台都在严格控制新增规模,等待股票目标自然到期。因此,为了大多数网上贷款的合规性,应大大减少收到的余额。
如果投资公司披露的数据是实际操作数据,则可以判断投资公司至少存在一种情况,即目标投放期限过长,或者大量新目标仍在发行中。另一组关键数据显示,投资住宅的前十名借款人占待偿还金额的0.343%;最大单个借款人的贷款金额为0.034%。如果收到的余额为29.14亿元,可以计算出该平台上最大的单个借款人的贷款金额约为100万元,这只是触犯了监管红线。
那么,黄石桥新股东推荐的借款人是最大的“单一借款人”吗?已经发出了多少百万份标书,将收到多少钱?记者向投资公司原董事黄世桥、网上贷款公司董事朱明春发出了询问,但截至《证券时报》发布新闻稿时,仍未收到回复。
然而,《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在投资置业的vip群体中,徐宏伟对投资者的解释包括以下信息:第一,收购方的股东要求批量竞价,且“资产金额相对较大”;二是管理层没有非法挪用股权资金(包括个人投资和未分配资金),仍投入资金维持投资屋在过去几天的运营。除了新股东推出的逾期目标外,一些合作平台也有违约目标,投资公司也提前支付了这部分款项。
借款公司也很尴尬
说“从不从投资公司借钱。”
福建泉州龙杰电脑办公设备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新有对《证券时报》记者的电话感到有些意外——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启动了1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目标,年利率为7.5%,贷款期限为两个月。“我一点也不知道,公章是假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也从来没有去过这个金融平台。”陈新有告诉记者。
对于陈新有的声明,记者建议他可以向警方报案,陈新有也承认了。至于“借款人”明确表示目标是虚假的,《证券时报》记者联系了投资公司公关人员和黄世贞:前者说他不知道。目前,平台业务已经大幅暂停,他和同事投入的资金也面临着不可挽回的风险;截至发稿时,后者未予回应。
参与维权的投资者也向《证券时报》记者报告称,他们联系了一家借入数百万元的公司,但对方称他们只借入了20万元;在另一个案例中,借款公司本身运行异常,甚至类似于空壳公司。“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也捍卫了自己的权利。我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他们将出价20万到100万元,然后通过第三方担保与借款公司签订20万元的担保合同,然后拿走。从平台上收取80万元。”一位投资者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然而,在这两起案件中,《证券时报》记者未能掌握实际证据,也无法判断其真假。真相仍有待警方解决。
或者是业内最大的系列欺诈
“温州帮”出现了
涉嫌虚假投标,募集资金数额巨大,资金流向不明,工商资料显示股东拒绝投资-投资公司怎么了?
《证券时报》记者得到了徐宏伟给投资者的回复录音,他的回复显示了整个事件的核心。"我们可能遇到了这个行业中最大的系列欺诈."徐宏伟说。在他的描述中,“骗子”除了“鲁”之外,还包括“温州黑帮(中介)”。
记者将徐宏伟的回答回复给了投资者。虽然它不能显示事件的全貌,但至少可以澄清一些关键信息。
据徐宏伟介绍,投资公司与收购方去年11月达成协议,拟收购方为“天府蓝雨旗下上市公司天府能源(600509,股票市场)”。这是它的口头表达。如果你想知道是哪家公司,可以在工商资料中找到关键词:“新疆天府蓝宝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以前也投资过p2p平台。
而这次收购的担保人(但在后来的口述中也称其为收购人)是口中的那个名叫“鲁”的人。卢是谁?两名投资者和几个独立的消息来源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他们是杭州的实际控制人,他们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立案调查,该案正等待32亿元,但记者没有发现任何证据。
“事实上,我对韦嘉的股份(300317)(与此事的牵连)知之甚少。他们与收购方达成了什么协议?我真的没有。我们的控制权已经在收购方手中。我不知道“鲁”与珈伟的股份有什么关系,只知道“鲁”也和其他新买家签了协议。资本方面的贷款流动应该受到警方的检查。”徐宏伟说。
一位资深网上贷款人分析说,这一事件的可能版本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叫陆的人(可能是一个货币经纪人,并不排除他控制着几个P2P)向投资公司提出了收购计划,他帮助提供了大量的债权。这些资金可能来自他自己控制的其他P2P平台,也可能是其他资金短缺的上市公司发行的,那么收到的投资房子的规模就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级。
这样,"鲁"和投资房子的股东就可以获得相当不错的浮动利润;然而,那些风险很大的未到期目标却留给了上市公司。那么问题是:如果天府蓝宝石是陆带来的第一个投资者,嘉威公司的母公司浩轩投资扮演什么角色?根据最初的计划,谁是最后一个卖家?记者目前还无法证实。
7月12日下午,卫伟宣布其计划收购的早期并网电站是新光伏政策后的“优质资源”,而不是“输血”;并要求投资公司为利用公司进行宣传道歉,并发表公开声明予以澄清。
目前,透露的情况是,“卢”及其诈骗团伙(温州帮)“跑了”,要收取的巨额款项被留在投资公司垫付,超出了投资公司的承受能力。
因此,有一个“霹雳”,这引起了市场在过去两天的轰动。
值得一提的是,几个独立的消息来源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投资公司的“打雷”只是老p2p在深圳衰落的开始。他们分析说,这种做法并不少见:目前,很多p2p股权关系比较复杂,一个大平台的实际控制人往往通过直接持股和间接注资的方式来串联控制多个p2p平台;每个p2p平台都进行相互竞价和虚假竞价,扩大了接收规模;当这个平台的估值变得更高时,它将被出售,并获得巨大的差价。
一位p2p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以前的小额贷款公司p2p,一直是股东变更前小额贷款公司的信用标准;在被p2p平台控制后,它承担了大量的虚假目标。
“雷很快就会爆炸,多米诺效应。”他告诉记者。
标题:投之家生死时速72小时:陷连环诈骗 温州帮身影浮现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