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1字,读完约3分钟
3月30日,国内首个绿色创新创业支持平台“绿色创业交流”于2018年正式启动。
2013年,绿色创业交流中心正式成立,是中国第一个绿色创新和创业支持平台。采取“加速咨询”和“影响投资”的模式,帮助早期环保企业家摆脱生存困境,注入“可持续发展基金”。
这里的“绿色”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清洁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水资源管理、污染物预防和废物管理、可持续土地利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生活方式等。
此外,经过一年的准备,绿色创业交易所上市,并成立了一个绿叶基金,重点投资早期绿色企业家。其创始人葛勇说:“‘孵化’+‘影响投资’是构建绿色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绿叶基金,将有助我们发掘和培养未来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业界领袖。”
到目前为止,绿色创业交易所已经培训了162家初创企业,减少了1300多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处理了800多万吨污水。它拥有国际和国内合作伙伴,如壳牌集团、欧特克、花旗集团、英国文化协会、CreditEase和启蒙者之星。
值得一提的是,绿色创业交易所已经为企业家筹集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从2016年“十三五”规划开始,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发展首次被提出,作为未来金融体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许多投资者和专家也看到了巨大的机遇,为困难、缓慢和昂贵的融资等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就金融而言,其实质是将闲置资金抽干、集中和分流以增加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本。首先,我们必须提供更好的资本回报,然后我们必须确保足够的资产安全。然而,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环境保护”追求的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与资本追求的资本增值最大化有一定的反差。所谓利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就是要找到平衡两者的最佳解决方案。
绿色金融的实践可以使更多的资金流向绿色产业,绿色产业具有一定的融资工具属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601398)曾公开表示,要发展绿色金融,必须建立绿色融资体系,依靠市场化融资方式解决问题。
近年来,绿色金融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首先,在2016年中国主办g20期间,绿色金融首次被纳入g20核心议题。二是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全面启动。
据统计,截至2017年2月,中国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余额已达7.51万亿元。截至2016年底,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达到2300亿元,占全球发行量的40%,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绿色债券存量预计将达到5.7万亿元。
2017年12月15日,在首届中英央行联合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表示,中国绿色项目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涌现,为绿色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国,绿色信贷余额占所有信贷的比重稳步上升。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绿色投资者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同时,他还表示,绿色金融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绿色金融产品工具不够多样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存在项目“洗绿”风险。
标题:绿色创业汇2018年宣布启动,通过融资发展绿色金融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