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4字,读完约5分钟
“加快普惠金融发展,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是未来金融工作的驱动力之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小微企业、三农和边远地区金融服务”也为普惠金融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传统金融机构在进行普惠金融时无法克服“成本”。对于缺乏信用记录的小微企业和“三农”群体来说,成本远远大于收入,这使得普惠金融的推广缺乏动力。
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中,金融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政府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普惠金融领域,金融科技企业积极参与普惠金融发展,让更多群体接触和享受金融服务。
各机构共同努力发展包容性金融
金融科技企业、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种养业企业在资产、技术、流程和情景方面的合作加快。
继6月与工行签署合作协议后,京东金融先后与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山东城市商业银行合作联盟和广东农村信用社协会签署了合作协议。
根据京东金融与广东省农村信用社协会的合作内容,双方将在数字金融平台建设、京东云、资产管理、农村金融、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进行合作。京东金融首席执行官陈生强表示:“与广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是京东金融首次与省级农村信用社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通过优势互补,共同为更多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金融风险。”
据报道,双方推出了一种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联合借记卡,并将通过开放在线和离线场景,向目标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消费和生活服务权利,从而帮助农村普惠金融实现土地。
这是传统金融与金融科技企业的良性互动,也是机构间合作发展普惠金融的缩影。
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始,《发展普惠金融》正式提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首次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手段。普惠金融受到高度重视,已成为国家一级的发展战略。
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边远地区的金融服务,运用多元化金融工具,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目标。
解决风险控制“痛点”的技术手段
普惠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其发展有赖于风险控制。
长期以来,农村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迟迟未走,存在着地域广、人口多、信用记录不足、缺乏有效的抵押、质押、信用信息缺乏等诸多困难。,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
然而,随着金融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在技术和数据的驱动下,金融科技企业在构建多层次普惠金融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入基层,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用性,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增强了风险控制能力。
新兴技术开始迅速渗透到普惠金融领域。从京东金融的角度来看,它已经在大数据、分布式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方面实现了布局。,在系统架构、用户洞察力、风险定价、反欺诈、反洗钱和精准营销方面具有优势。
依靠技术手段,农村普惠金融中长期存在的信贷调查和风险控制不再是一个不可克服的问题。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
经过反复开发,金融技术企业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农业黄金”生态系统,而开始出口技术。互联网技术与普惠金融相结合,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不足,更好地服务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金融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的一个重要点。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
不仅在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而且数字普惠金融以其高覆盖率和低成本的优势,被认为是未来引领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方向。
网络金融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低门槛、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等天然优势,发展成为具有广阔市场的数字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
鉴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要推进包括政策、制度和技术在内的一整套系统性普惠金融解决方案,包括构建数字普惠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坚持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的公平准入,建立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完善数字普惠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和消费者保护体系。
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而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首先要明确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定位,发挥小微金融机构的“毛细血管”作用,为“三农”和小微企业“输血”;其次,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下沉服务,集中培育细分市场,实现与传统金融机构的错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
标题:金融科技赋能 打开普惠金融突破口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12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