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5字,读完约4分钟

开幕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奋斗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小康”承载着人们对富裕、幸福、健康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一场决战中摆脱贫困的一年。记者深入该市九个旗区,用文字和镜头聚焦"人民眼中的小康社会"。在今天开幕的《走向小康生活》栏目中,他讲述了普通人充满激情和激情的小康故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记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沙漠里的新鲜事儿:牧民变“渔民”

牧民那仁·曼达户一家住在沙漠里。过去贫瘠的沙漠已经改变了。全家人一年挣几百万元。这种不可思议的变化始于黄河进入沙漠。

这是杭锦旗胡和木渎镇巴音温杜尔嘎查,它位于库布齐沙漠腹地,毗邻黄河。那仁曼达胡的父亲是这里的牧民,靠放牧为生。

“沙漠中有几个天然形成的柴达木(蒙古语意为低洼、含水、长草的地方)。动物依靠它喝水。人们只能通过打深井来喝水。风大,沙大,水少。”那仁曼达胡说,常年缺水是住在这里的牧民最头疼的问题。后来,生态环境恶化,湿地萎缩,草原荒漠化,人畜饮水越来越困难。2007年,这家人搬到了黄河岸边的一个集中安置点。他把剩下的90只羊换成了18只牛,并开始养牛。

沙漠里的新鲜事儿:牧民变“渔民”

柴达木在那仁的曼达湖口,是沙漠中罕见的绿洲,而黄河就在离沙漠北部不远的地方。每年汛期,不守规矩的黄河将给沿海地区带来极高的灾害风险。

一面是水害,一面是沙害,如何化害为利?杭锦旗提出了一箭双雕的大胆设想:将冰凌洪水中的黄河有害水引入库布齐沙漠,解决洪水和沙漠治理问题。

“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2014年,我们利用黄河南岸干渠和畜牧支渠,首次成功将陵水引入库布齐沙漠腹地。在黄河凌汛期高水位时,将陵水引入沙漠低洼地,形成水面,以改善沙漠生态环境,达到减轻防冰治沙压力的双赢目标,变水患为水利。自2015年以来,共有2.6亿立方米的水被分流,这不仅大大减轻了零陵的压力,而且还在库布齐沙漠腹地形成了近100平方公里的水面和湿地。”杭锦旗水利局副局长杨永茂介绍。

沙漠里的新鲜事儿:牧民变“渔民”

黄河与库布齐沙漠交汇,形成了绿色英里。沙漠已经形成了一种自然的沙与水的生态格局。目前,巴音郭勒嘎查水生植物丰富,柴达木大大小小,随处可见。芦苇随风轻轻起伏,20多种植物自然恢复生长,10多种水鸟在此长期栖息。

沙漠里的新鲜事儿:牧民变“渔民”

有了水和草,沙漠变成了一片好牧场。由于恶劣的生态环境而被迫离开沙漠的牧民回到了他们的家乡。过去,那仁的曼达户只能勉强养几十头牛,但现在他家的牛已经超过700头。他幽默地告诉记者,没有必要用草和水来喂牛,也没有必要准备一个棚子。这些问题,“野牛”会自己在牧场上解决。

沙漠里的新鲜事儿:牧民变“渔民”

“过去,一头牛只有一百三十四斤,但现在它超过了三百斤,而且每头牛增加了一百多斤肉。一头牛可以卖到1万多元。现在养牛的规模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更让那仁·曼达胡吃惊的是,他在沙漠里养螃蟹,还嘲笑自己是“渔夫”。

沙漠里的新鲜事儿:牧民变“渔民”

那仁曼达胡加有8800亩草地。黄河水注入沙漠后,柴达木的牧场形成了近1000亩。看着越来越多的水,他思考着水产养殖。去年,他和专业的螃蟹养殖者在柴达木合作养螃蟹,大螃蟹卖到了50元。

沙漠里的新鲜事儿:牧民变“渔民”

根据那仁曼达胡的说法,“跨界”放牧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并不坏。今年,他投资80万元买了蟹苗,养了小龙虾。

“养牛和养蟹加起来每年一百万元。接下来,我打算利用沙漠的美景发展田园音乐和沙漠探险旅游,同时也为我的妻子和孩子寻找新的职业。”那仁·曼达胡说八道,这一天真的很期待!

沙漠里的新鲜事儿:牧民变“渔民”

“我们计划继续把黄河陵水引入东部,进一步扩大水利和治沙的效果,让更多的农牧民吃到生态丰富的饭菜。”杨永茂满怀信心地表示,“引黄入沙”最终将实现引黄、流经库布齐沙漠、返回黄河的水循环模式,实现区域水系互联,形成300平方公里的湿地。到那时,库布齐沙漠的北缘将形成一个长约200公里、宽约5公里的绿色屏障。

沙漠里的新鲜事儿:牧民变“渔民”

2018年,杭锦旗摘下了自治区层面的贫困旗“贫困帽”,沙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不到4000元增加到1.8万元。(转自赤峰新闻网)

标题:沙漠里的新鲜事儿:牧民变“渔民”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