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前十天,当我走进杭锦旗胡和木渎镇东红柳村倒洋口的小住宅时,我看到了一派繁忙的景象——猪舍建设、植树绿化、垃圾清理...这些都是倒置洋口小住宅为改善居住环境而展开"百日扶贫攻坚"冲刺和"百日专项行动攻坚"的真实写照。

易地扶贫“扶”出新生活

道阳口自然村原属黄河渗漏区,土地盐碱化严重,每个村民只能耕种几亩薄田,收入微薄。由于黄河的渗漏,大多数村民的房子都破旧不堪。每年春天,黄河水位上升,出行困难,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真的很痛苦。

易地扶贫“扶”出新生活

“我们享受的扶贫政策太多了!详细谈论每一项都需要很长时间!过去和现在没有可比性。现在,食物和衣服并不短缺,而且已经摆脱了贫困。感谢党和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政策。”白思丹,一个住在一个小村庄里的倒扣着嘴的村民,讲述了他一直享受的扶贫政策,他的脸上充满了微笑。2015年底,白思丹被认定为建立档案建卡的贫困家庭,并于2016年底脱贫。经过一年的帮助,他的家人盖了一所新房子,吃了自来水,收到了贫困的羊,报销了医疗费用,并收到了孩子上学的补贴...这一精确而具体的帮助政策温暖了白思丹的心,使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根据“四不挑”的要求和脱贫政策,2019年,白思丹的年收入在2016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倍。

易地扶贫“扶”出新生活

在扶贫过程中,本着“村无户、户无户”的原则,2019年,东红柳村有37户98人办卡,7户17人稳步脱贫,30户81人正常脱贫。

工业发展是巩固扶贫成果的根本政策,也是引导贫困家庭增收致富的活水之源。郝李文住在一个小社区,说起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笑得合不拢嘴。建造棚子和屠宰牲畜的补贴...通过弥补工业发展的不足,继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确保贫困户真正摆脱贫困,稳步摆脱贫困,不再返贫。如今,一系列的产业发展政策红利使得居住在反转洋口小聚居区的村民的种植业繁荣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迎来了依靠耕种致富的春天。

易地扶贫“扶”出新生活

说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哲子云频频点头,说:“现在,新房子住了,生产生活基础好了,心情好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大了……”接下来,他将主动扩大养殖规模,大力发展工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自己晚年的奋斗史。

易地扶贫“扶”出新生活

“幸福是一场斗争”。在纸上,紫云规划着自己的下一步,同时为新时代的农牧民勾勒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春天。

“我们不仅要帮助镇上的99户贫困户,还要‘再送一程’,让贫困户通过工业发展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从‘我想富’到‘我想富’的转变。”胡和木渎镇党委副书记杨勇说。

易地扶贫“扶”出新生活

标题:易地扶贫“扶”出新生活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