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齐沙漠生态太阳能发电综合示范点。新华社董冬生发布
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傅圆圆生态示范基地,我们可以看到无边无际的沙地上覆盖着许多灌木,如沙柳和毛白杨。去年冬天,被压平了的沙柳推出了一个人高的树枝,绿色的沙柳树枝在风中摇摆。在丛生的沙柳林中,玉米、南瓜和西瓜等作物生长良好。打开树枝和藤蔓,沙滩上的绿色西瓜接近排球大小。
在路边,工人们正在把新铲平的柳树树枝装到卡车上。东大蒙梁集团党委副书记秦飞告诉记者,沙柳嫩枝将直接制成饲料,粗枝将送往中国第一家沙柳刨花板厂——鄂尔多斯东大林莎工业公司,该公司正在全力生产。“我们生产的板材不使用任何粘合剂。这些板完全通过热压技术形成。它们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建筑材料,供应紧张。”他说。
一场雨,一点微风。当人们在仲夏来到库布齐沙漠时,他们会受到风、树荫、绿草和水果的迎接。被侵略性和狂躁的沙漠所打动,它还能表现出温和随和的举止,这是意想不到的。
许多人惊叹于库布齐的变化。秘密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人民率先在库布齐进行治沙,决心改革,探索形成了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治理、共享的治理机制。
党委和政府以政策为导向,凝聚了治沙的强大力量
“我小时候只剩下两个记忆,饥饿和沙子。”在达拉特旗占丹召苏木长大的李步河说,这里位于库布齐沙漠北缘,极其恶劣的生活环境让村民们束手无策。“那时候,沙子很容易把农田推走,前屋后面的沙丘经常在屋顶上拱起,人们被沙子欺负。为了生存,我们只能与沙漠作斗争,但与广阔的沙漠相比,人类的力量太弱了。”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沙区的人们过着艰难的生活,吃东西,卖东西,花钱救济。“春天种了一个斜坡,秋天收了一辆车,煮了一个锅,剩下一顿饭。不多。”达拉特班纳的许多老人仍然记得这首歌。当时,有许多从家中退休的“生态移民”。李不和曾经被生活所迫外出挣钱养家。
面对脆弱而恶劣的生态环境,鄂尔多斯历届党委、政府都把治沙作为工作重点,相继出台了政策措施。
——20世纪50年代,有人提出“禁止开垦土地”和“保护牧场”。在20世纪60年代,有人提出“植树种草基本农田”。70年代提出“逐步退耕还林还草,以林还草为主体,多种经营”;1978年,自治区率先实行“草畜双承包”生产责任制,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
——八十年代初,“五荒”(荒山、沙滩、沙地、沟渠、坡地)到户,植树种草。谁拥有它们,谁就可以继承。实行“个人、集体、国家共同、个人优先”的造林政策,出现了千家万户争相治理荒山造林的喜人局面。
——1998年至2000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三阶段、防沙治沙工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日元贷款工程和鄂尔多斯西部自然保护区工程相继启动。
——2001年至2010年,鄂尔多斯把生态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首位,在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生产方式、种养结构、生态建设和农牧业资金使用等方面实施了“六大调整”。实行禁牧、禁牧和轮牧;编制《城市农牧经济三区发展规划》,将库布齐沙漠腹地等不适宜人居的区域划为禁止开发区域;坚持“谁生产谁拥有、谁共同生产、谁分享、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等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方针,介绍了“建草业、养精蓄锐、种养结合、以耕促耕、增收”等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方针,“一矿一企管一山一沟、一乡一镇建一园一区”。
在这一时期,“三废”治理从关注农牧民家庭转向大规模开发建设企业和公司。伊利集团、东大集团、伊泰集团、鄂尔多斯集团、同九集团、神华集团等80多家企业进入库布齐防砂。
——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设施。伊犁沙漠生态健康有限公司等44家企业被确定为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重点建设绿色金融体系;政府工作以生态为主,具有种植绿水青山的新优势。
直接支持企业和群众发展沙产业、生态移民、禁牧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促进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生态领域的集聚,实现了治沙主体由国家和集体向全社会参与和多元化投资的转变,由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综合防治转变,由单纯注重生态效益向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转变。
企业产业化投资使治沙成为一项可持续的事业
还是老样子的李步,现在他是银肯塔拉沙漠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2006年,他事业有成后回到了家乡。当时,随着城市大力开展林业产业的经济建设,许多企业开始转型,走上了生态建设之路。李步河认为,占丹召苏木靠近香沙湾景区,沙漠旅游资源是现成的名片。合理利用沙漠资源绝对是发展旅游业的好方法。依靠旅游收入,进一步回馈生态建设,可以实现“旅游+生态”的良性循环。
2007年,李步和他的兄弟在银坑塔拉承包了7万亩沙地,开始了治沙绿化的征程。在过去的12年里,已经投资了近4亿元。原本贫瘠的因肯塔拉绿洲已扩大到4万亩,沙漠风景点的受欢迎程度持续上升。
黄沙依旧,但是被沙障和植被锁住的沙丘不再茂盛,所以游客可以安心享受沙漠之旅的乐趣。如今,银根塔拉沙漠绿洲自然生态旅游区在旺季每天接待3000多名游客。
达拉特旗的风水梁曾经是一片没有家的沙海。2005年,东大集团在这里建了一个扶贫镇,为农牧民提供免费住房和獭兔饲养房,并从订单中回收獭兔。农牧民不承担经营风险,也可以将土地租赁给企业,种植沙柳等沙生植物。
2010年,延甸村因病致贫的村民徐所晓也来到风水梁,饲养了2000只獭兔,并给企业打零工。现在他的年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他家废弃的土地也由企业承包,种植沙柳、沙蒿和杨树。
东大集团董事长赵永亮介绍,沙漠沙柳嫩枝是牛、羊、兔的优质饲料,粗枝是造纸和刨花板生产的一级原料。兔皮和兔肉被深加工成服装和食品,形成产业链。通过这一链条,沙漠变绿,企业盈利,农牧民增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部实现。
伊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是杭锦旗人。1988年,他去了位于库布齐沙漠腹地的杭锦旗盐场。当时,沙尘暴肆虐,沙尘暴会吞噬盐湖和没有防砂的企业。他决定从每吨盐的收入中拿出5元钱来治理荒漠化。这种疗法要30年。
伊利集团在库布齐的防砂投资模式是“公益性与产业化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在过去的30年里,伊利集团在公益事业上投资了33亿元,在工业投资上投资了380亿元,在政府补贴上投资了7900万元。回顾过去,第一个十年纯粹是“输血”,也就是说,每年拿出主营业务利润的10%-20%来控制风沙;第二个十年是“输血+造血”;在第三个十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它已经“造血”,并走上了“治理效果可以立得见,经济核算可以立得算”的良性循环。
回顾30年的治沙历史,王文彪感慨地说:“十八大以来,一里库布齐的治沙面积相当于前20年的总面积。在过去的30年里,库布齐在防砂方面进行了343项科技创新,其中290多项是近年来进行的。库布齐今天大力发展的重大生态产业项目是近年来启动的。库布齐的治沙经验已进入南疆沙漠、青藏高原、西部风沙区,进入“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这些都是近年来实现的。”
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伊犁形成了“1+6”立体循环生态产业体系,绿化了荒漠,培育了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和生态产业六大产业。这个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公平和利益是平衡的。伊利集团整个沙漠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主要来自医药、旅游、光伏、工业、化肥、饲料等。,利润从8%到10%不等。
除伊犁、东大外,沙漠生态产业还包括伊泰百万亩碳汇林项目、梭梭嫁接肉苁蓉、天骄沙棘饮料、高原杏仁露、远丰生物质热电、童渊工业治沙项目、香砂集团5a级旅游景区...在中央政府的指导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各项扶持政策下,各类企业纷纷投资产业化,积极参与大规模治沙,科学开发森林沙资源,带动了库布齐沙区从简单
农牧民参与市场,沙漠是绿色的,人民是富有的
沙漠治理是一项难度大、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企业产业化投资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防砂,也需要很多工人。企业需要就业,农牧民想增收致富,他们的利益有相似之处。
库布齐经过几十年的荒漠化治理,通过党委、政府和龙头企业的政策引导,建立了多方向、多渠道的利益联动机制,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特别是贫困群众治理荒漠化致富的积极性。
吴志华曾经是杭锦旗杜桂塔拉镇杭锦诺尔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原来承包的9亩土地被严重沙化,他每年都在努力工作,但是一点钱也赚不到。目前,她在伊利集团阿木古龙健康产业示范园区工作,负责甘草的维护,日工资200元。她还承包了伊利在30亩沙地种植甘草,只负责种植管理和保护。伊利的公司负责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和采购订单,所以吴志华一年可以赚大约3万元。
伊利集团通过将土地出租给家庭、将种子承包给家庭和雇佣工人给家庭来推动大多数农牧民控制荒漠化和致富。许多农牧民有了新的身份,如沙主、产业股东、小旅游老板、农民工工会主席、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农牧民,他们的生活质量像芝麻开花一样不断提高。
伊泰集团以另一种方式吸收农牧民参与治沙。伊泰大力建设碳汇造林工程,免费为周边农牧民提供大量各种树苗,农牧民种植碳汇林,有一定收入。由于造林面积内的树木已达到国家林业部的补偿标准,农牧民2013年有了《林权证书》和林业补贴收入。随着伊泰集团碳汇造林项目的进一步推进和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沙漠腹地的农牧民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随着治沙事业的蓬勃发展,沙区的许多农牧民都投身于家庭旅馆、餐馆、民族手工艺品、沙漠越野等服务业,有的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吸引了大量农牧民子女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外出打工的农牧民也纷纷返乡谋生。
七月,在库布齐沙漠的腹地,天气晴朗时,太阳总是炽热的。62岁的牧民白胤·道尔告诉记者,在杭锦旗穿过沙路的杜桂塔拉镇的沙里赵嘎查村,他的治沙故事。
1983年,白寅达尔退伍后,看到家乡鼓励牧民治理荒漠化,放弃了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沙里呼吁治沙。他在自己近9000亩的草原上种植沙枣、柠条、毛白杨等沙生植物,并大量种植甘草。经过艰苦的努力,一度退化的草地变绿了,清澈的沙子消失了,生态得到了改善。如今,他饲养了400多只绵羊,出售羔羊肉、羊绒和羊毛,赚了一笔钱。出售柠条、沙柳和一笔收入。加上放牧补贴和公益林补贴,年收入已达20多万元。已经生长了4年的甘草已经成为他家的“绿色银行”。然而,只有当最需要钱并且甘草市场好的时候,他才会去挖甘草。
鄂尔多斯林业局局长韩感慨地说,沙区人民和治沙企业是库布齐治沙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企业受益于产业化投资,有效解决了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治沙中寻找商机,发展生态产业。农牧民参与市场,从工业发展中获得稳定的收入,增强了他们控制荒漠化的决心。
鄂尔多斯市副市长石认为,库布齐沙漠治理的经验是党委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产业化的投入,农牧民的市场参与,三方的共同努力,同时制定科学的政策,实现生态、产业和民生的均衡发展。
长黄沙是不可治愈的,它是有害的,治愈了,它是有益的;它是沙子,它被治愈了,它是金子。在库布齐的沙海中,人们已经摸索了几十年,找到了一种化害为利的方法。沙子不再肆虐,沙漠变绿,企业强大,人民富裕。绿色和富裕的繁荣成为库布齐发展的生动写照。
(转自《人民日报》)
标题:形成合力,推动绿富同兴——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报道之二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