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以丰富的能源资源为基础,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东部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等重大战略,利用西部大开发促进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我市已成为中国14大煤炭基地之一。全市含煤面积约6.1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0%以上,预计总储量近1万亿吨,煤炭资源总勘探面积4.8万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储量2102亿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全市有330个煤矿,其中297个已公布,公共生产能力为7.23亿吨/年。全国共有煤炭企业143家,其中中央企业7家,国有企业10家,地方企业126家,培育1000万吨以上企业17家。2017年,该市销售了6.2亿吨煤炭,其中4.3亿吨销往区外。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煤矿技术改造、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全市煤炭工业现代化开采水平和集中度不断提高。煤矿单井平均产能达到230多万吨,开采机械化程度达到98%以上。所有井、矿、矿都实现了综合机械化开采,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80%以上。同时,“绿色生产与生态矿区”已全面实施。所有地下煤矿均设置了储煤仓,露天煤矿均设置了防风抑尘网,基本实现了“产煤市场无煤”的目标。近年来,组织实施了“一企一矿一山一沟”、矿区复垦绿化、碳汇林等重点生态工程,矿山环境得到有效控制。
我市已成为中国九大燃煤发电基地之一。全市燃煤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31万千瓦,通过建设两条超高压输电通道和配套孟茜至天津南和上海寺至山东的供电工程,可新增1460万千瓦。近年来,环保生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现有电厂脱硫脱硝改造全部完成。新建燃煤电厂采用了技术先进、能耗低、耗水量低的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空冷发电机组。同时,全市已形成11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其中风电30万千瓦,光伏发电79万千瓦,生物质发电5万千瓦。达拉特旗库布齐沙漠光伏应用领先基地(50万千瓦)和金航旗库布齐沙漠光伏治沙工程(60万千瓦)已获批准实施。鄂尔多斯电网形成了“一横两纵”的500千伏电网结构。有4 500千伏变电站,变电站容量为900万KVA,线路长度为1204公里。有52个220千伏变电站,变电站容量为1885万KVA,线路长度为3321公里。2017年,该市发电量为869亿千瓦时,其中超过140亿千瓦时出口到城市以外。
我市已成为国家“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之一。中国天然气资源总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和基本探明储量约5万亿立方米。截至2017年底,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我市共钻了12753口气井,建设了172个集气站,建设了8个净化厂和处理厂,天然气处理能力达到每年305亿立方米;已建成长输油气管道19条,总长度3143公里;在建天然气管道3条,总长度410公里;在建天然气管道5条,总长度1376公里。2017年,全市生产天然气234.5亿立方米,占自治区97%以上,全国15.9%,出口京津冀等地区178.5亿立方米,占总产量的76%。共有12个总规模为219万吨的液化天然气项目,10个总规模为352万吨的在建液化天然气项目,以及3个天然气化工项目,即袁波100万吨、苏天华35万吨天然气制甲醇和鄂尔多斯集团205万吨天然气制化肥。同时,我市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页岩气资源潜力为14.56万亿立方米,仅西部地区2.5万平方公里内的煤层气资源潜力就约为3.6万亿立方米。
我市被列为全国四大现代煤化工示范区之一。关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大气污染防治需求,关注精细化和高端化产业发展方向,积极争取国家布局的现代煤化工实验示范项目。鄂尔多斯已成为中国最全面、最大的现代煤化工实验示范项目集中区。已建成煤制油气、煤制醇醚、煤制烯烃等多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型产业的纵向梯度增长。神华煤直接液化、伊泰煤间接液化、慧能煤制气、中天和创煤深加工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全市已形成煤化工生产能力1428万吨(其中煤制烯烃133万吨,煤制甲醇570万吨,煤制石油124万吨,煤制天然气4亿立方米,煤制化肥411万吨,煤制乙二醇30万吨,煤制精细化学品120万吨,煤。甲醇原料已扩展到聚烯烃和稳定轻烃,年生产能力可达154万吨(已建成94万吨)。特别是实施了石墨烯、碳材料、精细化工产品深加工等新型煤化工延伸项目,拓展了产业发展方向。
我市能源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氯碱化工。严格控制电石产能扩张,改造提升现有150万吨聚氯乙烯产能,形成3万吨特种纤维和3000吨聚苯硫醚的下游产能,与乌海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氯碱化工产业集群。就氧化铝而言。为加强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开展了“碱法”、“酸法”、“铵法”等多种技术路线的中试,已生产氧化铝产能120万吨,铝深加工4.2万吨,在建氧化铝产能12.5万吨,铝深加工45万吨。在制造业。依托优势能源产业,积极发展配套装备制造业。九河风机、采煤机、金华机压力容器等项目已投产并扩大产能。已形成2 MW风力发电机、75万台煤机和6万吨压力容器的生产能力。
今后,我市将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国家能源战略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的发展理念为准则,以供方结构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四大转变”,即从“以产出为导向”向“转型增值”,从“以数量取胜”向“以质量取胜”,从资源的单一粗放利用向资源的综合回收和高效利用转变。构建循环、低碳、绿色、安全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重点建设“四个基地”,即国家清洁能源出口基地、国家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国家现代能源技术集成基地和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到2025年,原煤产能将达到8.5亿吨左右,约占全国消费量的20%;火电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占我国总装机容量的3%;天然气产量稳定在220-250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了500万吨煤制油产能、216亿立方米煤制气产能、46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和200万吨乙二醇产能,地方煤炭转化率提高到30%以上,地方甲醇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领先全国,煤化工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资源型产业链有效延伸。
推进煤炭工业清洁发展。以建设高效产能、生产优质产品、争创世界一流为煤炭工业发展目标,以安全、绿色、智能、高效为重点,合理规划煤炭生产布局,有序推进优质煤炭资源开发;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安全水平低、环境污染重、长期亏损、产能相对落后的煤矿有序退出市场,确保大型煤矿产能达到90%以上,先进产能比重逐步达到70%以上。实施全国煤炭产能登记公告制度,严格控制非法煤矿项目建设,控制超产能生产。推进智慧矿山、和谐矿区建设,积极研究引进和推广先进采煤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矿区回收率达到80%以上;加强原煤洗选升级,原煤洗选率稳定在90%以上,加强资源的分级利用,大力推进鄂尔多斯国家优质煤品牌战略;加强资源综合开发,重视煤伴生矿产的利用,煤矸石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矿井水全部达标排放,矿井处理率达到90%以上。推进企业并购,鼓励煤炭、电力、化工等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经营,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
推进煤化工现代化。重点突破煤化工行业高煤耗、高耗水、高碳排放、高浓盐水处理等技术难点,率先开发和示范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现代煤化工技术。发展高标准、高水平的煤制油气等煤基清洁燃料示范项目,加快百万吨以上大型装置建设,推进煤基燃料技术产业化、标准化和标准化,重点发展调和油、润滑油、航空空燃料油等高端产品,推进京控煤制气项目。 尽快启动伊泰煤制油项目和神华煤制油项目,积极开展低阶煤分级利用、煤制芳烃等新技术试点示范,推进现有煤化工项目细分,向高分子原料、px等精细化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聚烯烃、芳烃、醋酸乙烯、乙酸酐、草酸、二甲醚、甲醛等甲醇深加工,拓展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新型化工材料的开发。 加快推进国电煤制烯烃项目、九台6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荣鑫4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高益24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确保中天和创煤制烯烃项目和伊泰精细化工项目稳定运行,力争甲醇、烯烃和乙二醇产能达到1000万吨。
推进火电行业绿色发展。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丰富、近水、低成本的优势,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孟茜至津南、上海寺至山东周边配套供电工程,重点规划建设准格尔、上海寺大型坑口电站,力争启动孟茜至湘南、鄂尔多斯至江苏输电通道建设。 积极开拓华中、华东电力市场,形成“煤从/”格局,全面推进现有燃煤发电机组的减排升级和节能改造。 严格控制新型燃煤发电机组准入标准,积极推广高参数、大容量、高节水、节煤发电技术,推进低热值煤发电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鼓励发展循环流化床等先进技术,推广超临界水气化耦合制氢和低阶煤粉快速热解气化多联产等新技术,同时建设先进高效的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实施垃圾焚烧发电领先示范工程,合理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
促进新能源产业基地发展。依托城市大规模火电高峰产能、两条送电通道和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发电进入各种电压等级配电网和终端电力系统的能力,扩大送电规模和本地用电规模,加快配套送电通道、光伏龙头基地等新能源基地建设。 煤炭开采沉陷区自用光伏示范基地和光伏示范基地,积极发展光伏扶贫和光伏治沙产业,建设10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 在分布式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围绕城市和新农村供热,发展风光互补和生物质发电。积极开展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作,建设多能源互补集成示范工程,推进储能技术示范应用。
促进天然气工业多元化发展。坚持“常规与非常规并举”,支持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央企业加快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天然气管道建设,常规天然气稳定产量将超过220-250亿立方米。同时,积极推进页岩气和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和实验示范工作,力争产业化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推进煤层气勘探开发,提前在现有矿区煤炭深度范围内开展资源调查、潜力评价和综合勘探示范。选择有利区块,以煤层气控制的形式进行地面先导试验开采。成立当地油气开发公司,勘探和开发煤层气和页岩气。坚持开发利用并重,综合利用常规天然气、煤层气等气源,稳步提高油气利用水平,扩大地方天然气消费,延伸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产业链发展,充分保障现有天然气化工项目的用气量,享受合理的气价,积极增加常规天然气产业用气量,支持高水平、精细化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内蒙古气化”,统筹发展供气管道和城市燃气管网,推进天然气管网覆盖小城镇和农村牧区。
推进能源经济循环发展。扩大煤、电、灰、铝、煤焦化等特色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废物综合利用,构建源头削减、生产过程废物循环利用、产业链合理延伸的循环产业体系,完成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循环转型,积极帮助孟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申请国家园区循环转型试点,加快申请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重点支持大型龙头企业突破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难题,推进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品石膏和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引进和培育水循环技术研究机构和设备制造商,研究开发高盐度废水处理工艺,开展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研究和示范。推进煤电产业延伸升级,整合化工、冶金、建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强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构建煤电综合循环产业链。
推动能源经济创新发展。依托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根据产业路线图绘制技术路线图,重点关注煤炭地下气化、“一步法”烯烃生产、煤基制氢、氧化铝粉煤灰提取、铝电池、石墨烯等先进技术。,把鄂尔多斯建设成为清洁能源、煤化工、高新技术等先进技术集成基地。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需求、R&D投资、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强企业R&D平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推动企业与大连物化研究所、山西煤化工研究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插件”技术研发中心。加快鄂尔多斯国家高新区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大平台。
促进能源服务的专业化发展。支持主辅分离,发展专业化第三方生产性服务业。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环境,建立和完善煤炭、煤化工等大型工业产品的电子交易和物流配送系统,建立铁路、公路运输企业物流信息平台,优化运输路线,降低车辆空负荷。整合煤炭的生产、中转、运输、储存、配送和使用,拓展市场营销、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信息等服务业和产业领域,推动煤炭产业从资源型产业向资源型服务业转型。鼓励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环境服务。
促进能源使用行业的有效发展。依托能源优势,真正释放能源潜力,充分发挥价格和成本优势,有序发展节能产业。挖掘准格尔高铝煤炭资源优势,支持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突破,争取政策支持或通过产能置换开辟电解铝环节,打造“煤电粉煤灰铝铝深加工”全产业链。加快氯碱化工转型升级,电石聚氯乙烯(pvc)产能控制在200万吨以内,继续推进pvc行业无汞化改造,发展电石炉余热和废气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加强稀土等工业添加剂在产品中的应用,开发特种pvc、特种树脂、改性pvc等下游系列产品。在天然气产业的基础上,我们将积极引进高档陶瓷、高端合金、高精度玻璃等天然气优先产业。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引进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挖掘、数据流通等核心产业,与央行数字现金研究所、腾讯、百度等大集团对接,积极发展国家鼓励的区块链产业。
推进配套制造业本地化。依托现有能源产业基础,同时培育催化剂、设备制造等高附加值支撑产业,加快重大能源设备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加快通用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的批量生产。推进煤机、采掘机和风机的更新换代,大力发展精细化工设备、节能环保设施等制造业,推进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积极培育“再制造”产业。加快高耗能行业系统节能改造步伐,支持高效锅炉窑炉、电网节能设备、余热综合利用等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开展节能技术系统集成试点。
促进能源经济的开放发展。依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俄蒙经济走廊的战略构想,全面推进能源领域的区域合作和互联互通。推进天然气衍生品交易中心建设,探索市场化的气源调峰方式。依托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努力开展中长期煤炭现货交易,建设全国煤炭交易市场。大力推进“互联网+煤炭”发展,积极参与能源互联网建设和能源大数据应用,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3亿吨网上交易量。扎实推进能源互联网、多能源互补集成优化、新能源微网、并网微网等新能源产业和新业态建设,推进能源和化工、冶金、建材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整合发展。
(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资)
标题:立足优势 推动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鄂尔多斯市能源产业发展综述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jj/1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