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呼和浩特8月26日电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鄂尔多斯成功闭幕,但全运会给鄂尔多斯带来的“表扬效应”依然火热。“鄂尔多斯蓝”和“适合宜居度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鄂尔多斯的新名片。
“这次盛会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给我们送来了一个价值不菲的广告包。”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闭幕后,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白玉刚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全运会让人们在更大的平台、更广的范围内重新认识了鄂尔多斯。更重要的是,通过举办大型民族活动,鄂尔多斯各族人民的发展信心大大增强,锐意进取、克服困难的决心更加坚定。这是不能用钱来交换的东西,也没有多少钱可以交换。
明亮的家庭背景:化挑战为动力展现鄂尔多斯新形象
本届全运会是第一次在非省会城市举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四年来,鄂尔多斯市从场馆建设到活动安排,从开幕式到闭幕式,从代表团接待到住宿及其他生活服务,从安保工作到秩序维护和志愿者服务,一直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首次在非省会城市举办少数民族体育赛事,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白玉刚坦率地说,但是压力和动力更大,他在准备过程中得到了各方的积极支持。
在举办这一盛会的过程中,“我奉献、我快乐”成为了许多市民的共识,“做好东道主、帮助全运会”成为了一种共同的自觉行动,进一步体现了“爱我鄂尔多斯”的共同情感,全社会关爱、支持、参与全运会的氛围更加浓厚。
“在参与的过程中,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体现了鄂尔多斯人民优秀的精神品质,更好地展示了鄂尔多斯的形象。我认为这可能比场地准备等物质方面更重要。”白玉刚很高兴地说,56个民族相互融合的场景可能比场馆建设更现实,其深远的影响和意义远远大于事件本身。
为了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自治区遵循勤俭节约的原则,鄂尔多斯市充分利用现有场馆,仅新建一个场馆;开闭幕式在白天举行,演职人员主要是基层演员和群众、大学生、中学生和武警战士;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的运动员村由公租房改造而成。奥运会结束后,将分发给当地居民,以避免设施的闲置浪费;演职人员、安保人员和志愿者都被安排在附近的22所大学住宿和住宿,以节省开支;14 372名志愿者参加了这项服务,所需的设备、交通工具、衣物和其他材料可以不租不借,那些可以不买就租...
追求完美的精雕细琢最终会有丰厚的回报——完美的开闭幕式吸引了近7万人观看,激动人心的激烈竞争赢得了阵阵掌声,安全有序、周到周到的服务温暖了各族兄弟姐妹的心。鄂尔多斯赢得了区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谈转型:聚焦产业,激发活力鄂尔多斯
工业发展是城市的火车头。工业发展越快,后劲越强,城市活力就会形成井喷效应。
“鄂尔多斯市是一座煤炭资源丰富的城市,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我们正在努力推动煤炭工业的转型,从开采煤炭到销售煤炭,再到向全国提供更好的清洁能源。”国务卿白玉刚简短有力的话语显示了信心和信心。
近年来,鄂尔多斯通过煤炭资源转型、非煤炭资源开发、承接产业转移等措施,实现了从依赖资源到延伸资源到超越资源的转变,并提早开始规避“资源陷阱”。
在搞好煤炭生产的同时,加快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陶瓷、羊绒纺纱等非煤炭产业集群的集约化发展。
鄂尔多斯的18个重点工业园区各有特色,但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延伸和循环,为城市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设煤电转化、煤制油、煤制醇等一批重大项目和支柱产业,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设备制造、电子信息、陶瓷等非煤炭产业发展迅速,占工业增加值的30%,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体系;文化、旅游、金融、商业、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6.9%。据估计,到2017年,非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将提高到50%左右,一批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正在形成...
“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资源行业,我们必须拉长链条,实现转型升级。这是鄂尔多斯转型发展和重塑辉煌的核心。“白玉刚书记谈到了鄂尔多斯的转型和发展。
“鄂尔多斯有87,000平方公里的高清洁度土地。推进鄂尔多斯现代绿色农牧业发展,建设现代绿色农牧业生产加工输出基地。通过这样的基地建设,鄂尔多斯可以更上一层楼。以更高的质量实现更好的发展。”白玉刚说,描绘了鄂尔多斯发展的蓝图。
工业发展和转型给鄂尔多斯带来新的活力。鄂尔多斯立足能源资源优势,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积极提升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水平,加快非资源型产业集群建设。它不仅摆脱了单一产业的束缚,而且充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发展多元化、支持多极化的新格局。
“8337”是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国家新型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铝回收基地和设备制造基地、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基地,这一发展理念正在鄂尔多斯全面实践。
展现未来:民生第一,幸福永存鄂尔多斯
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鄂尔多斯市将新型城镇化定位于城市品质。
“我们谈论的是转型和发展,而不仅仅是工业转型和发展。对鄂尔多斯而言,我们还必须提到城市的转型。”白玉刚说,如何使“人的城市化”在鄂尔多斯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也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智慧的一件大事。
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城镇居民将享受更多的城市生活,农村牧区居民也将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城乡差距将缩小...根据这些目标,鄂尔多斯已经投入巨资。
2014年,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为442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1.6%。今年上半年,全市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186.3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1%,有效发挥了保障作用。
在城市管理方面,鄂尔多斯已经实现了城市建设和绿化的优先。近年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绿化生态建设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生态自然和宜居性的定位凸显了城市的美丽魅力。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市森林总面积达到33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81%,超过全国和区域平均水平。
鄂尔多斯打破了人们对沙漠的固有印象,一座“绿色模范城市”赫然耸立。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努力营造宜居、专业、旅游的环境。鄂尔多斯正大步迈向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快乐的城市。
鄂尔多斯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全面的遏制效果,在产业转型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与此同时,埃尔多安还计划在文化、社会,包括人们的思想方面进行变革。
“从制度机制到全社会的动员、投资和参与,所有公民都能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常态,更好地提高我们的发展质量。”白玉刚解释说,这正符合鄂尔多斯提出的全社会要开展“第三次创业”,推进从数量取胜到质量取胜的转变,不断增强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
鄂尔多斯在发展全市经济的同时,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让更多的发展成果造福于人民。
鄂尔多斯在广大农村牧区全面推进“十全覆盖”工程。“让住在农村和牧区的农牧民重建他们的破旧建筑,改善他们的电力,他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他们,他们可以喝安全和干净的水,他们有文化室,保健室和超市,他们的学校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社会保障可以很好地实施。自去年以来,我们已经完成了200个村庄(嘎查)的危房改造。”在白玉刚书记的讲话中,不乏具体的数字依据和形象描述。
按照计划进度,今年是鄂尔多斯“十全覆盖”改造的“艰难一年”,三年任务的80%将完成,所有任务将在明年下半年完成。“我想,到那时,鄂尔多斯农村牧区公共生活的服务水平,特别是农牧民的服务水平,将会大大提高,农牧民的日子将会更加富裕。”白玉刚微笑着向前看。
尽管外界曾经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评论过埃尔多安,但白玉刚并没有回避它。他真诚地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来鄂尔多斯参观、参观,实地感受这里的环境和发展,见证一个真实多彩的鄂尔多斯。
如今,鄂尔多斯,一座美丽富饶的高原城市,以破茧成蝶的姿态向中国大地传递着自信、活力和魅力,努力实现让城市更美好、让居民更舒适的愿景。(据人民网报道)
标题: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白玉刚:转型发展添动力 创业创新铸辉煌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