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把实现“两个统一”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立足点、重点和着力点,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以保护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重点,以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为重点,大力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走上了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持、符合当地实际的公私结合、地位与流动、集权与分权、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路子。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五个层次的覆盖,一个“文化圈”就建立在门口

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以市、旗为骨干,以苏木乡、街道、社区和嘎查村为基础,以农牧民家庭文化户和民间组织为延伸,以流动文化为枢纽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文化设施建在农村,闲暇时学习文化可以强身健体。广播和电视家庭都是无障碍的,有40多个频道供你选择。如果在淡季有精神,你可以在黑暗中看到大黎明……”在伊金霍洛镇龙湖渠村宽敞的乡村舞台上,村文艺组成员马玉华用快板唱出了自己的弦乐。算上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日益增长的业余文化生活,它充满了热情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不时引来阵阵笑声和掌声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自2011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立以来,全市已完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亿元。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139万平方米,人均0.69平方米,其中市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的建立率、覆盖率和受益率达到100%。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370万册,人均藏书1.85册,年发行量0.73倍,人均出勤率0.58倍。该市有图书馆、文化中心(美术馆)和30个博物馆(纪念馆)以及8个旗区。全市所有苏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都建有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超过500平方米,使用功能达到“十个一”的要求(即拥有5000多册图书的图书阅览室;1个公共电子阅览室,配有20多台计算机,用于共享文化信息资源;1个艺术排练室;1个棋牌娱乐室;1个展厅;1 .体育健身活动室;观看电影和表演艺术的多功能厅;有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文化广场;1个业余艺术团队和1辆移动文化车)。全市906个行政嘎查村和社区都有文化室,70%的嘎查村文化室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符合“四个一”的要求(即有一个草原书店;1 .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和公共电子阅览室;综合活动室,包括艺术、娱乐和健身活动,以及观看电影、表演和体育活动的文化广场。90%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符合“七个一”的要求(即多功能活动大厅、图书杂志电子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展览室、体育健身室、棋牌娱乐室、宣传栏、黑板报等配套设施)。全市已建成739家草原书店,9个城市和旗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分中心,906个基层服务点,实现了农村牧区全覆盖。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达到98.65%,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96%,自办广播节目覆盖率达到90%。电视自办节目覆盖率为88%。党报分发给城市和农村农牧区的家庭。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与此同时,触手可及的“文化圈”正悄然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巴音希里查的阿拉腾毕力格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家庭,在这里,农牧业技术和实用知识、医疗保健和健康生活、文化科学知识和工具书、文学、法制、自然和环境保护、生活常识、蒙古文图书印刷发展史、蒙古文图书版本、期刊、书刊等科目都令人眼花缭乱。阿拉腾·毕力格说:“这里每年有近1000名游客、文艺爱好者和读者。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我市在加强城市、旗区、苏木镇、嘎查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同时,制定出台了扶持民间文化组织和家庭文化户的措施,并将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结构,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形成了五级公共文化网络。我市先后扶持了11000户家庭文化,建立了1000多个民间文化组织和农村业余文艺队伍,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补充。城镇10分钟文化圈、农村2公里文化圈、牧区10公里文化圈已经建成。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在今天的农村和牧区,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白天可以去草原书店上网看书,晚上可以去文化大院看电影跳舞。新农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来越时尚。

同时,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我市始终把创建精神文明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做出不懈努力。立足美丽农村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改善环境卫生、促进风俗习惯转变、提高农牧民素质为抓手,全面开展“爱鄂尔多斯、农村文明运动”。运动开展以来,农村牧区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农牧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无论是苏木乡的街巷,还是茶岔村的农舍,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专属”简单而踏实的家庭式训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鄂尔多斯优秀精神品质、“六提倡、六反对”、“讲文明、建新风”等各类公益广告在各级各类媒体上不断播出,口号在农村牧区得到宣传。爬上墙;志愿者服务团队成员在邻里间忙碌,以身作则,文明劝导;嘎查村文艺骨干唱响新农村;“好婆婆”、“好妻子”、“美德男孩”和其他好人都在名单上,而善行和行为的名单传播了人类慈善的积极能量...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创新形式,让文化“流动”

“移动”图书馆、“移动”博物馆、“移动”舞台……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使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自由“流动”,让人们更好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我们城市的特点是土地辽阔,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在牧区,一些牧民住在离文化站和文化室几十公里或几百公里的地方,普遍存在读书和看电视困难等问题。为了满足农牧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市在开展文化站和文化室活动的同时,大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为公共文化单位和所有文化站配备流动文化车,将文化送到离牧民最近的地方,使文化服务能够畅通无阻,为农牧民提供更多便利。为了让农牧民观看到丰富多彩的有线电视节目,我市因地制宜实施了MMDS(多频道微波分配系统)传输覆盖工程。自2010年以来,率先组织实施广播电视自营节目全覆盖工程和广播电视家庭惠民工程,全面提高数字广播电视的普及率,实现全区首个城乡广播电视信号自营覆盖。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移动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从固定走向移动,从被动走向主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共享资源、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措施。2012年,市政府一次性投资8000万元购买了111辆汽车文化车、74辆手机电影放映车和1030套乐器、灯光和音响设备,分发给全市所有公共文化单位、旗区、苏木乡和嘎查村,为发展手机文化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手机文化服务成为鄂尔多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市普遍建立了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馆、流动文化站、流动博物馆和流动电影站。六个乌兰齐木都保持着自治区一级乌兰齐木标准,每个队每年在基层巡回演出100多次。全市形成了强大的流动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了定位与流动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加强保障,促进公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稳步持续发展,建立一套规范的保障体系至关重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结合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标准化体系建设。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建立人才队伍保障的标准体系。全市加强了公共文化专业人员、志愿者和业余文化骨干三支队伍建设。2014年,根据市政府规定,每一个苏木乡镇(街道、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至少要有3人,嘎查村文化室至少要配备一名财政补贴的管理人员,并落实了招旗、镇管、村用的工作机制。2015年,市图书馆积极探索公共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完成了理事会的成立。在理事会章程的框架下,公共图书馆实现了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建立技术支持系统。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设备配置标准,并以补贴形式在城市和旗区实施。全市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配备移动文化服务车,提高了移动服务能力。建立金融担保体系。设立市、旗区政府公共文化专项资金,并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公共文化网络建设、文化产品购买、活动补贴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的长效机制已经建立。与此同时,文化惠民工程得到大力实施,公共文化建设被纳入政府为人民办实事的轨道,这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保障。建立产品供应保证体系。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民间文化组织等社会力量成为文化产品供给的重要补充力量。通过政府买单、项目补贴、社会支持、企业赞助等形式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所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始终保持免费开放,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基础文化服务。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市、旗、乡各级党委、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目标,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也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部门及所属单位年度考核。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坚持制度设计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成立制度设计研究专家组,针对我市实际情况,以“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为主题,深入研究和实践公共文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形成了“公共文化模式探索”、“移动文化服务机制研究”、“农村牧区家庭文化家庭探索”等50余项专题研究成果。2014年,市政府发布并实施了《鄂尔多斯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管理规划》。2015年,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和我市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起草了《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正由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这些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使整个城市的现代公共文化建设有章可循,朝着规范化、均等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前进。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共享公益,从文化中受益。我市将继续牢牢把握“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建立设施更齐全、产品更丰富、服务质量更高、机制更健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阳光普照城乡,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不断积累将鄂尔多斯建设成为祖国北疆美丽风景上一颗璀璨明珠的内在动力。

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标题: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