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将来人们提起乌兰木伦,不仅仅是乌兰木伦的财富,更是乌兰木伦的‘天蓝地绿,水清’。”
乌兰木伦村的绿色演变是鄂尔多斯发展的一个缩影。
爬上去俯瞰,山公园,绿色和翠绿;乌兰木伦河畔,水鸟振翅飞翔;村民的别墅错落有致。
微风吹过,窗帘卷起,山朦胧,水朦胧,树朦胧,人们似乎沉醉在初夏的景色中。
“这是我们的乌兰木伦村。该村集体资产现已超过4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如今,它正朝着“中国西部第一村”的方向发展。”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干部刘洋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一个鲜为人知的山村如何写出如此传奇的发展?让我们走进乌兰木仑,探索变革之路。
“当时我做梦也没想到。”
走进乌兰木伦村,我眼前看到的是“可疑的”。这还是乡下吗?酒店、公园、医院、商店、学校、社区、文化和体育活动中心...这个城市的基本元素都有,就像在一个现代化的城镇里一样。
在一栋独立的三层别墅里,记者见到了老市委书记敖三丹,他热情地拿出杏仁牛奶饮料,招呼我们坐在客厅里。
之后,老人拿出50元现金,递给了乌兰木伦村的大学生村官齐:“小七,这是我的党费,你可以给我。”他还遗憾地说:“前几天,我听说村里组织党员上山种树。我不能爬山,所以我没有去。”
“交会费的时间不到,这次我没有任何变化,放心吧。另外,村里认为你老了,植树没有通知你。”齐笑着安慰着老人。
在谈到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时,这位81岁的老人高兴地说:“现在生活在西方人描述的天堂里,我当时做梦也想不到。”
敖三丹出生于1939年,13岁时随家人来到乌兰木伦谋生。
“当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我没有建造一个村庄。东三和西二有十几户人家。地势起伏,到处都是明沙,生活十分艰难。”老人敖三丹回忆道。
当时民间有一首歌谣:“山穷水尽,山穷水尽,人住沙里头,但每年不吃头”,这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1961年,乌兰木伦旅成立。1967年至1979年,敖三丹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
“开始的时候,我主要是靠筐和肩膀带领群众开发一点耕地来解决吃饭的问题。”敖三丹说,“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春风的改革开放,乌兰木伦村迎来了一个大转折。党支部书记王超精力充沛,心胸开阔,带领大家想办法致富。”
“现在,我们担心的是衣食,看病,日子越来越好过。唯一的愿望就是多活几年,享受这种幸福。”敖三丹的妻子郝怒接过话头,笑着说道。
“是的,这的确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国家给我们这对老夫妇每月3600元的养老金;国旗没有忘记这位村干部,一年给1200元,村里给7200元;此外,还有村里的分红、老年人的生活补贴、医疗费报销以及免费的水电供暖。”敖三丹很满足。乌兰木伦村党支部副书记张二龙补充说:“村民的医疗保险全部由村集体支付。住院费用报销后,其余费用由村负担;大学录取的新生每人将获得2000至5000元的补贴;如果男性超过60岁,女性超过55岁,村里将发给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补贴;年底时,所有村民都参加了分红,去年的平均收入接近1万元……”
当老人与敖三丹告别时,还记得要交派对费,他对小七笑了笑:“听派对,跟派对走,通往幸福的路有几万年了!”
“幸福都是奋斗得来的”
“红河映天,昂着头,没有良心,黑金弯腰,只耕耘知识”。当你来到乌兰木伦路乡村历史展览馆时,对联首先映入眼帘。
大学生村官祁邵杰在这里“转换”了角色,成了一名评论员。“幸福来自奋斗。村集体经济从0到4.4亿元不等。乌兰木伦村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是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王朝带领村民们“翻身”…”
王超,1955年生,乌兰木仑村人。当时,乌兰木仑村是布尔塔格乡最贫穷、最落后的村庄。
1983年,乌兰木伦村委会成立,王朝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抓住建设“三北”防护林带的机遇,动员全村投资绿化建设。
接着,我们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修建了抽水站、防洪坝、综合用地、种植水果和蔬菜...村民们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是如何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呢?这个王朝开始了新的思考。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乌兰木伦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6年,国家地质勘探队进入该村。
1988年,乌兰木仑村开始了煤矿建设。首先,东煤公司开发建设了乌兰木仑矿,然后宝神公司去村里修铁路。
煤矿建成后,村里的一些人离开土地到煤矿工作,成为工人。在那些日子里,矿井里安排了80多人。慢慢地,村民们手中有了剩余的钱,开始购买三轮或四轮汽车和推土机,以启动矿山的运输服务行业。
然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先天不足是制约乌兰木伦村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
该怎么办?经营你自己的矿。这个王朝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以自己的名义从银行借了5万元。随后,东煤集团乌兰木伦矿提出了合伙办矿的设想。
1993年9月,一座年产30万吨的矿山建成。村里的第一个煤矿,考拉沟煤矿,生产煤炭,从根本上改变了乌兰木仑村的发展道路。当年,村里拿回了78万元,村集体拿到了第一笔“巨款”。
1994年,乌兰木仑村与原一岐矿区办公室合作,开办了村里的第二个煤矿——朝阳矿。
新世纪以来,乌兰木仑村已有两座合资煤矿建成,集体经济收入获得更多收益。村民的一切税费都由村集体支付,村民“零负担”首先在全旗实现。
1998年后,煤炭市场低迷,布尔台格镇乌兰木仑村有一个煤矿欠银行贷款。乡镇领导来到门口,希望乌兰木仑村接管煤矿,村里两个委员会的成员意见不一。
这个王朝坚持自己的观点。“两个是生意,三个是生意。只有发展壮大,才有更好的出路。”经过队员们的思想工作,华能井煤矿,第三个煤矿,在村里成立了。
但当时,煤矿正在亏损。经过一番讨论,他们把煤矿承包出去,村里收取承包费:考考来沟煤矿10万元,朝阳煤矿15万元,华能井煤矿20万元。这样,当煤炭市场不景气时,村里也有稳定的收入45万元。
在新世纪,该村以115万元和120万元的价格出售了高岭土沟矿和朝阳矿,并还清了所有债务。
2000年,乌兰木仑村改变了发展思路,开始修建铁路和车站。随后,村里有一条450米的铁路和一个年经营能力300万吨的煤炭运销集装箱站,村集体每年有70多万元的固定收入。
这时,发展迅速的乌兰木仑村遇到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村里很多地方开始下沉,人们不停地移动。
这时,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新的思想在王朝的头脑中形成了:选择一块土地,建设新农村。
2006年,作为全市1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乌兰木伦村启动了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
2009年,神华新农村项目在乌兰木伦村,神华集团投资4亿元支持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一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安居乐业的全新“现代都市版”乌兰木伦新村悄然屹立在世界面前。
截至2018年底,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4.4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6000多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8万元。
目前,乌兰木仑村有11个大小煤矿,其中有1个村办煤矿,年生产能力为90万吨;有4个煤炭运输装车站,其中1个为村办装车站;有一座蓄水量为680万立方米的股份制水库;投入注册资本2000万元设立鄂尔多斯红河清实业有限公司...
让村民们在家门口捧着“金饭碗”
在红河清实业有限公司下属的煤矸石砖厂,记者现场看到,经过破碎、强力搅拌、烧制等工艺流程后,成品砖均为新出炉。与普通砖相比,砖前的奇妙之处在于原材料是煤矸石。
煤矸石作为煤炭开采和洗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如何解决煤矸石问题?乌兰木仑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煤炭的清洁利用为己任,在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逐步探索出一条“不产煤、不采煤矸、不排矸”的煤矸石治理之路。
乌兰木仑村利用煤矸石制砖变废为宝,探索煤矸石复垦和土地复垦的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煤炭清洁生产和绿色转化。
“2018年,乌兰木仑村建设了一个年产1.2亿标准砖的煤矸石烧结砖厂。年回收煤矸石30万吨,销售收入3000万元,安置就业50多人,人均收入5000多元,村民们把“金饭碗”捧在了自己的家门口。”乌兰木伦村党支部委员、砖厂厂长杨自豪地说。
王海龙,生于1991年,是煤矸石砖厂的机械手操作员。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了家,并加入了砖厂。
“我爸爸在村里从事个体服务,我妈妈也在村里办的物业服务队工作,她也是一家人。一家人聚在一起很开心。”王海龙高兴地说:“我真为家乡今天的发展感到骄傲!和我一样90年后,有4个人在砖厂工作,他们的月收入可以达到6000到7000元。”
“我曾经想从事一些行业,我真的很累。我没有马和马,我没有任何食物和草。”杨说,令人欣慰的是,返乡“绿领”群体正在逐步壮大,他们拥有技能、思想或协调的资源,能够改变农村的力量正在悄然聚集。
会见乌兰木伦村党支部书记王超时,他正忙着与第一书记张志熔和几名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一起研究一幅真实的张村卫星图,规划一幅农村振兴与发展的蓝图。
“吃生态饭,走改革之路,打创新牌,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对人民、对人民、对人民的好政策的结果。”王朝坚定地说:“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为我们的转型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后,我们将重点投资1.2亿元建设‘煤海探险’地下工业旅游,在煤矸石复垦区建设4000亩高标准现代农田,在采煤塌陷区发展经济林……”秦朝自信地说,乌兰木伦仍然是通往“中国西部第一村”道路上最动人的背景。绿色滋养了村庄的外观,并以“绿色内容”寻求“含金量”
“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王朝满怀期待地说:“我有一个愿望。”我希望将来人们提起乌兰木伦,不仅仅是乌兰木伦的财富,更是乌兰木伦的‘天蓝、地绿、水清’。”
标题:“希望未来人们提到乌兰木伦时,不只是乌兰木伦的富裕,还有乌兰木伦的‘天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1844.html